第29章 起死回生施援手,湘江东岸尽红焰。(2 / 2)

十方英雄传之 张大兴 2159 字 2个月前

李群玉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双手拉着他们,欣喜地看着大家,之后却抱歉内疚地回答:“我和连庆去了几个窑场,也问过许多有经验的师傅,可没能找出问题的根结。”

听到这话不光青年人,就是站在后面的老头子及全体百姓都黯然神伤,唉声叹气起来。

“不过,朝廷派来了专门解决此事的尚书郎,他还带来了昌南窑的高手,这下我们铜官瓷窑有救啦!”这话就像久旱的大地听到了春雷,人们雀跃了,欢呼声响成一片。

身着便衣的段成式被百姓包围住,他面对的是一张张充满希望热情的笑脸。“铜官的乡亲们,你们好,我是尚书省的段成式,朝廷知道你们的瓷窑出了问题,特此派我来帮助大家解决。查明瓷器次品连出的症结,其实烧瓷之事我是外行!题字讲故事我还将就。但大家别急,我们请来了昌南窑的霍师傅和陶师傅,他们可是制瓷大师呀,名气大着咧!我想不多时问题就会解决的。”

他笑盈盈地看着人们,“还有,皇上还让我带来了五车的西窑瓷土和赈济专款,这下我们可就后顾无忧啦。”

百姓们是三呼万岁,感激涕零。李群玉又将老头子引荐给成式,方知这位是刚过世的窑把头的亲弟弟,“老哥,您的大名本官已经如雷贯耳了,在来的路上文山跟我讲到您,说您为人豁达,好善乐施,居仁由义,是铜官侠骨柔情之人。这瓷窑重振大计还要仰仗您的主持啊。”

老头子经他这么大加夸奖,背也直了,气也顺了,精神头顿时高涨百倍,“官人过誉啦,老朽,毛能把祖宗的技艺学到手,真是惭愧呀。这铜官的事不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嘛,老朽一定鼎力相助,毛问题!”

真是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不几天的工夫问题就找到了,龙窑那熊熊火焰重新映红了半条湘江,品样繁多、实用美观的瓷器又似流水般运向四方,古镇里恢复了货源充足,马驮舟载,人声鼎沸,热闹非常的旧貌。

段成式不愧是高瞻远瞩、心思缜密之人,他又让两位师傅将烧瓷的工序技法悉数传於这里的年轻人,确保铜官窑业的长治久安。

这么一晃,就已冬去春来,桃花满枝了。要走了,回京了,自然是上顿答谢饭,下顿回敬宴,主客之间几个月朝夕相处、通力协作的浓浓情谊全在里面啦。

就是临着出发前的一大早,铜官的陶工们也不放过,名为送行宴,碗碟落落,杯盏韾韾,呼兄唤弟,暖意融融。

酒过三巡,二爷爷醉眼迷离地发现两位师傅不见了,“啊也,师傅们去哪儿啦?”

温庭筠也是面红耳赤地回话,“刚刚出去,如厕吧。”

二爷爷不依不饶地命令道:“不行,今天不喝透不让走。孙子,去!把师傅们找回来。”

大虎乐颠颠地跑出去,到外面的茅房去寻,刚走到矮墙旁,就听里面霍师傅在说:“箱底,俄早和嫩说过,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俄不让嫩把昌南的绝活都教给他们,对吧?等着人家超过俄们,俄们喝西北风啊!长点心眼吧,俄是老鞭子,听俄的没错。”

隔壁里嗯了一声。“可这几个孩子真是烧瓷的好材料,一点就透,一教就会,尤其是那连庆可以用聪明绝顶来形容。若是在俄们昌南镇,俄真有心收他做徒弟,把青白瓷的绝技传给他。”霍师傅说完叹了口气, 隔壁又是嗯了一声。

大虎听到这里心里不是滋味,掉头往回走,进了大厅,爷爷问他:“师傅们呢?”

“就来。”说完便一屁股坐下,整个酒宴他一言不发,低着头喝着闷酒。

宴毕,人们扶着拥着将钦差送出去,高高兴兴地攀上车,扬鞭催马绝尘而去。

李群玉望着车队走远了,留意到大虎情绪不对,便问原委。

大虎将所闻所想细说一遍,群玉感慨地说:“不为奇,可以理解,自家的宝贝怎能轻易送人呢!我们自己要争气,不能让人家瞧不起。东窑西窑以三彩出名,昌南窑以青白瓷见长,我们不能依葫芦画瓢,老是比别人晚一步。”

他沉思良久,若有所思,“我有个想法,能不能在瓷器上款识题诗、绘画造型,使原本的单调呆板变得生动起来,你们琢磨琢磨。”

“这个主意好!”青年人都认同这个想法,对李群玉的奇思妙想赞叹不已。

“李官人的主意好啊!这种工艺起个什么名字呢?”有人在问。

就有人提议,“叫釉下彩吧!”

“好,就叫釉下彩!我要在第一件瓷器上写上‘天下第一’四个字,也扬眉吐气一回。”一个小伙子骄傲地说。

另个青年也兴奋地讲:“我要写上‘天下有名’,让我们的瓷器远销万里。”

李群玉被此情此景所感动,眼望遍山火红的瓷窑,即兴赋诗道:“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