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2 / 2)

十方英雄传之 张大兴 3031 字 2个月前

“仙姑,您提到沈述师,难道她是张好好?”天赐喜出望外地询问道。

“嗯,我是张好好。小儿,你知道我?”中年妇人面色苍白地注视着他。

“太好啦!奶奶,我可找到您了。”他从背后的包裹里取出扇子递了过去,“这是杜牧爷爷让我捎给您的,你看扇面上还题着诗呢。”妇人用无力的手缓缓打开扇子,大家聚目一看,哪儿还有什么诗呀,墨迹早被湖水打湿成污渍一片。

不想妇人却娓娓道来,“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哪得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她轻轻地合上扇子,“这把扇子是我在湖州嫁入沈家时,送给牧之的,上面的字也是我写的。小儿,牧之他近况如何呀?”天赐详尽地说与她听,当说到病体愈重,常常感叹离世不远时,张好好不禁泪如雨下,痛心疾首。

张好好将怎样面对杜牧的绵绵相思,那是后话暂且不表。只说天赐完成使命与花头男子辞别了孙道长,两人相邀一同北归,经过几日的朝夕相处,彼此已是敞开心扉的忘年之交了。

可天赐发现这位北北什么都好,武功、人品样样出类拔萃,就是有一点不好,嗜酒!那腰间的葫芦里总是装满烈酒,还每喝必醉,醉得人事不省。男子说要顺路去趟濠州涂山,为自己的闺女套只九尾白狐带回去,天赐也是在山里长大的,捕捉狐狸山鸡是司空见惯的事,便自告奋勇地提出要做个帮手。

他们走旱路用了几天的脚力,终於进入到濠州地界,这里丘陵起伏,河道曲折,走着走着,前方一方大湖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眼见水天相连阡陌纵横,人生地不熟的!只好找个当地人问问路啦。

两人四下望去,已是别无选择,湖畔的大田里唯有个农夫正在除草。天赐上前彬彬有礼道:“北北,去涂山怎么走啊?”

那农夫可能是日久地耕犁劳作,微微有些弯腰驼背,他抬起那张饱经风吹日晒通红的老脸,抹了一把脸颊上的汗珠子,“我的个乖来,涂山在西面,往北干哈来?我表像楚霸王遇到的那位,七屁八磨地乱指路,弄了个乌江自刎。东面是霸王城,往北是淮水,表乘船,也没船,前面有石梁过不去。你们往西沿着水泡子边上走,过了濠州城就是老。”

“石梁!是湖中的石台吧。”天赐指着北面水中露出的高台问。

“我的个乖来,不是雄吗?”农夫也望湖中望过去,“那是濠梁,一侧有个观鱼台,在它高面有两个人的地方,他们一定在拉呱水里的鱼儿高兴不高兴来。”

天赐恍然大悟道:“那里就是书上说的濠梁啊!庄子和惠子一同游玩观鱼辩论的地方喽?”

农夫司空见惯地瞅了一眼观鱼台上的两个人,又埋头继续干他的活计,“还管鱼高兴不高兴,老百姓只知道饿着肚子不高兴来。”

天赐辨认后低声对同伴说:“那两个人我在长安见过,他们还来过贾家楼呢。”

观鱼台离这里有些距离,可天赐从衣着打扮上认出了他们。一个是丫头坦腹、赤面伟体、龙眼虯髯,手摇棕扇悠然自若;一个是头裹青巾,衣着黄衫,脚下麻鞋皂条,背后负着雌雄双剑,右手执把云扫的中年道士。天赐一边跟着男子往西去,一边纳闷地想他们怎么会来濠州呢?

捉只小狐狸对於他们来说是信手拈来的事,可要套住九尾白狐可颇费了些工夫,说是这涂山九尾白狐,乃大禹王的夫人涂娇的侄子侄孙,需要修炼千年才能长出九条尾巴,堪比凤毛麟角极其稀罕,传说得到此等祥瑞的人必定有帝王之命。可天赐看着怀里的小家伙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只是一身雪白,毛皮顺滑,无杂色一根。尾巴蓬松粗壮乱糟糟的,男子一口断定这就是他要找的九尾白狐。

小家伙还蛮有脾气,只要是天赐不和它玩就会呜呜的低鸣,更是用尖嘴去撕扯自己的尾巴。

天赐用米团和小鱼干喂它,又怕它认生受到惊吓,小心翼翼地把它藏在怀里。

进了濠州西关,沿着濠水直往城中渡口寻去,准备乘船入淮水北上。见前面高耸一座二层酒楼,里面不时传来推杯换盏的欢声笑语,飘过馋涎欲滴的佳肴香气,两个人不觉感到饥肠辘辘起来,於是决定先要打个牙祭,吃饱再走也不冲。

待他们跨入酒楼,被酒保引至上层时,天赐不禁一惊,那两个观鱼之人正坐在临窗处品酒闲聊呢,其中坦胸露肚的像是很熟的样子,手摇扇子冲他微微一笑。

就听背剑的道人说:“妙哉!在锺离国再会锺离先生,似有意安排的吧。”

同伴是豁达而笑:“洞宾,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这里原本是有个锺离国的。然今日约他前来,不是刻意为这地名的巧合,是我想顺便看一看濠梁下的鱼儿,看它们还是那般快乐否?我们休道之人,渡人须先树己,无为而无不为。人得虚无,则心灵清明。不需风湿刻意而为,行善举而不以其为善。故为事弗居,未得弗惜。不为物所累,超然物外,为而弗居。又何必像名家惠施、公孙龙一样刻意狡辩,偏持夸大,说什么白马非马,白狐非狐呢?”说到这里他有意看了天赐他们一眼。

“先生说的极是,弟子吕喦此去蜀中不负托付,许坚已被弟子点化悟道了,约好今日前来相会,还惩治了那个急功近利的果州刺史王贽弘。先生,你看他来了。”道士并未侧目向外看,只凭着街上的歌声便断定了。

早已坐在他们临桌的天赐循声望出去,从远处矫健地走来一人,他身穿厚厚的破蓝棉衫,一脚穿靴,一脚赤足,腰系宽带,手持大板,乘醉而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唱着歌打着拍板瞬间上得楼来。

三人先相互见礼,重新落座攀谈,说的是些天外飞仙、内丹外丹之益的玄妙之语。

听那持扇的人朗声劝道:“许道友, 成就大小随领悟与修养的高低而有不同,低者可以‘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中者可以自知之明,领会为人处事之道;高者能主宰自我,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随遇而安,随波逐流,而不为外因所左右。你莫要冲疑,随我们共赴天台吧。”

花头男子不关心他们的话题,自顾大口地喝酒,喝得高兴处还唉声叹气起来,说是若没有之前的婚约,一定要招天赐为婿。天赐本想打听蜀中之事,探明大师伯的安危下落,可偏赶上男子晃晃荡荡地起身要去解手,怕他酒醉跌倒便上前搀扶同去。

当他们再返回时,酒楼乃至整条街巷都沸腾起来了,人们仰望蓝天欢呼雀跃,手指白云长吁短叹,而临桌的三个客人已是不见了踪影。

天赐拉住探出窗外半个身子的酒保问:“这是怎么啦?”

那酒保兴奋不已地回身喊道:“我的个乖来!那三个老客升天成仙来,你看楼下地上那拍板,那鞋子,还有这腰带,都从云彩高面抛下来的。就在我眼皮子底下,踩着云彩飞走来。”他把手里的腰带递给天赐看。

“他们是在那白云上面吗?”天赐手搭凉棚也向空中搜索着。

“我的个乖来,不是雄吗?”酒保为了证明自己的千真万确,指着那几朵渐渐远去的祥云。

此时有一柱阳光穿透云间的缝隙照射在酒楼敞开的窗子上,使每个人顿感浑身暖融融的,天赐的耳畔仿佛又隐隐听到“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的玄妙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