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0143 天下有道(2 / 2)

儒道封神 东山北麓 1412 字 1个月前

转眼间到了第二天,俗称“府试”的这一场开考,巡考官下发考卷之后,一声锣响,宣告所有考生可以开卷答题。

张一念拆开考题纸,看看考题,他的眉头就忍不住微微一皱。

考题是一句话:“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读过论语的读书人都知道,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原文说: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这段话说的意思有三,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

对於这种情况,他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

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张一念第一印象并不感觉这道题有什么难的,只要依照“礼乐”“征伐”的批注阐发感想,一板一眼的把阅读体会写出来,几乎不用格外生发其他内容,也能写出一篇不错的经义。

这个题目,比之昨天的试帖诗题目,算得上比较平实,不算难题。

有一个瞬间,张一念甚至想抄起笔来,直接着手答题。

然而,仔细思量之后,他忽然感觉,这道题出的有些意味深长。

尤其是去年,汉皇朝刚刚经历过一场七国之乱。

皇帝陛下即位之初,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皇室集权。景帝三年,他的《削藩策》被皇帝陛下采纳,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

这时吴王就联合楚王、赵王、济南王、淄川王、胶西王、胶东王等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但由於梁王刘武的坚守和太尉周亚夫的率军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后世史家认为,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皇室集权之间矛盾的爆发,而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汉皇朝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皇室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然而,真实的情况呢?

张一念仔细思考了一下在恨少十二书峰上阅读过的史家典籍,不难想到,即便是在七国之乱以后,诸侯王的势力依旧十分庞大,严重限制了皇室集权的发挥,一直到数十年之后,这个问题才得到有效遏制。

毋庸置疑,对於诸侯王的势力,皇帝陛下心知肚明,当初之所以采纳晁错的《消藩策》,也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只不过其行动有些过激,才激发出了七国之乱。

而今固然时过境迁,但皇帝陛下未必就能把诸侯王的事情彻底放下。

这一道经义考题,又未尝不可能是皇帝陛下在拷问天下读书人之心。

“如果从‘礼乐’‘征伐’的角度去写,大概也能至少得一个乙上乃至甲下的评语,但想如试帖诗的考试一般,获得一个甲上,却必须要另辟蹊径啊……”

张一念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足足一个上午加上一个中午,都没有下定决心正式下笔。

有些格外注意张一念动静的巡考官忍不住暗中纳闷:“难不成这道题也能把张影圣难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