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正是三国枭雄曹操的那首《观沧海》!
207年,曹操北上征伐乌桓,小用计策,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华夏的宏愿。
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临历史上秦皇汉武曾经登过的碣石山,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写下了这首《观沧海》。
张一念原本没什么头绪,一眼瞥见了关沧海,才忽然想到了这首千古名篇。
然后,一挥而就。
原是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乃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文,与正文无关,所以张一念将其省略。
……
一首《关沧海》跃然纸上,整个宫殿之中顿时为之一静。
所有侍从的眼神齐刷刷的一呆,庄圣、孟圣和许圣以及关沧海的眼神直了,就连公孙四十三的脑袋也在张一念最后一笔写完的时候向前微微探出。
四言诗乃是人族史上产生最早的一种诗歌体裁,盛行於西周王朝,儒家经典《诗经》之中的《国风》、《小雅》、《大雅》等都是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
自从五言、七言等诗歌体裁出现之后,四言诗渐趋没落,创作者不多,然则四言诗的古雅玄妙,一直为人所称道。
谁也不曾想到张一念今日居然写了一首这样的四言诗,单单这个体裁本身就让很多人耳目一新。
细读诗句,通篇写景,似乎并没有格外出挑的词句,然则纵观全篇,气象壮丽,气势雄伟!
“好一首《关沧海》!”
公孙四十三捋着长长的胡须,微笑道:“这海本是死的,到了张影圣笔下却像是拥有了生命一般,拥有了孕大含深、吞吐日月的豪迈气魄!”
“确实!这首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平淡之中见真章!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也表达了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孟圣由衷赞叹道:“东临碣石,见沧海之广,日月出入其中,有吞吐宇宙之气象呐!”
“张影圣这首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许圣感慨道:“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情景交融,又情理结合、寓情於景。这世间大家,大概也就只有张影圣才能写出这般抱负胸襟!”
“原想大家枯坐无聊,请张影圣随便写首诗应景愉悦,没成想张影圣不动笔则矣,一笔惊天下!”
宿德润也忍不住被这首诗激发出胸中豪情,哈哈笑道:“此诗一出,南越那个自号诗仙的老东西怕是要红眼了!”
他说的是那位南越诗尊,南越本就是从人族疆域割裂出去的小国,但现今的南越之主却又不愿重新回到人族疆域,归顺汉皇朝,所以一直都被人族边缘化。
南越诗尊大概也感觉自己在南越文坛称王称霸有些寂寞,总想和人族俊杰一较高下,这才打肿脸充胖子,给自己戴上了“江南诗仙”的帽子。
可惜的是,他自己的自号,终究得不到人族公认,只能自娱自乐一番。
当然,南越诗尊在诗词一道的造诣的确是有的,而且客观的说,他的水平也的确不俗,只是,以气势论,总管南越诗尊毕生所作,也没有一首能够超越张一念这一首《观沧海》的。
大家听宿德润这样一说,无不哈哈大笑。
於此时,天地清气垂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