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两段,乃是经义的破题和承题。
“难得,张影圣这两段中规中矩,倒也算是有模有样。”
庄圣看到这两段,呵呵笑了。
孟圣和许圣均感无聊,都没说什么。
他们都很明白,庄圣最为忌惮的应该就是张一念借题发挥,抒发出某种出格的思路和想法,这在庄圣看来,堪称不中规中矩,也不有模有样。
而事实上,张一念最前两段直接将为政与孝友相链接,指出做到《书》中的孝友即是为政,因为“孝友者圣人之天”,孔子最重视也能最好地践行孝友之道,而理由就在《君陈》之中。
这番表述非常普通,堪称表现平平,半点出彩的地方都没有。
按照孟圣和许圣的理解,都该算是张一念发挥失常才对。
“且圣人之大行也,德盛化神,覃及於天下,其大用昭垂而其藏固未易测也。非有不可测之藏也,天理之流行无土不安,而性之不容己者肫然独至。盖亦昭然於日用之间,而由之者不知耳。”
起讲部分亦是如此,张一念的这个起讲分两层,第一层指出孔子是以德行来泽及天下,但其行藏之机“未易测也”。第二层指出行藏即出仕与否也并非不可测,因“性之不容己者肫然独至”,“昭然於日用之间”,只是一般人不知而已。
此时此刻,张一念正在书写的乃是入题部分,这一部分有点长,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看着总字数比破题、承题和起讲三个部分的文字全部加起来都要多。
三位圣人盯着张一念一字一句的写完,这次就连庄圣也有点辞穷,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
张一念的入题,依旧分了两层,第一层实际上是对试题的重复,只不过换用五个疑问句,一层层深入的将《书》中关於孝及孝与政的关系阐发出来;第二层点明孔子取《君陈》篇关於孝的言论而解释为何不出仕并“涵泳之”的原因。
“《书》云孝乎?《书》其有以体孝之诚乎?《书》其有以极孝之量乎?《书》其达孝於政而推行之乎?《书》其该政於孝而包举之乎?”
孟圣皱眉念了一遍张一念用到的这五个疑问句,嘀咕道:“这一大段,也就这五个疑问句有点意思。”
有点意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这一大段都没什么意思。
都没什么意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这一大段有点老生常谈。
再具体言之,堪称毫无新意。
三位圣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觉有点说不出来的怪异。
“为什么我感觉这份试卷的答案本身才是最有意思的?”
庄圣忍不住说道:“张影圣可不是循规蹈矩的人,为什么现在看他这篇经义,居然丝毫不见别出心裁之处?哪怕有一言半句流露出点标新立异的层次,也算跟他本人行事风格比较契合啊!”
他之所问,正是孟圣和许圣所想,然孟圣和许圣一样有此疑窦,自然也无从回答庄圣这个问题。
“他又接着写了……”
许圣招呼他们两位继续往下看,接下来的文字,张一念好似成竹在胸,接连四个段落,竟是一气呵成,中间停顿。
这般书写,自有气势,混入大河东去,一发不可收拾。
偏偏三位圣人看着他的文字,脸色越发的纠结起来。
及至把张一念刚刚写完的这四段快读读了两遍,庄圣终於忍不住茫然的问道;“这是一个假的张影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