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1 / 2)

第592章 被抢走一切的嫡长女3

微微蹙眉,玄渊抬手轻轻揉了揉自己眉心,在回顾了一番原主的记忆后,不由皱了皱眉,语气淡淡的说道:「不必送进来。」略顿了顿后,玄渊语气冷凝的又道了一句,「如此没规矩的事情,日后我不想再听到。」

虽然这一次玄渊的目的主要在於看0617笑话,但比起看它的笑话,玄渊更讨厌一些三观奇葩的家伙在他面前现,虽然要看笑话,但不代表玄渊就要去帮助安姨娘母女。

似是没想到老爷的反应会是如此,这反常的情况让外面伺候的长随有一瞬间的怔楞,不过到底是能在书房伺候的长随,总不至於失态,立刻就收敛情绪肃容道:「是,老爷。」

书房外再没了其他声音,玄渊将盛廷弘的记忆大致看了一遍后,就已经心中了然盛府的情。盛廷弘公务繁忙,其实幷没有多少时间分在内院之上,虽然柳氏性子冷淡与他关系不睦,盛廷弘也不在意,只要柳氏能将盛府打理好就行。

将放在面前桌上的几分文书拿起来翻看了几下,玄渊不由微一挑眉,露出几分饶有兴味来。原来摆在这书桌上的这几份文书,竟然全都是原主草拟的奏折,只不过他心里十分头疼和犹豫,不知道是不是该禀明圣上。

这几份文书的重点只有一个,不过是围绕着科举二字而已。燕朝初立,人才奇缺,爲了选拔人才爲朝廷所用,早在太祖在位时,就已经把因爲前朝末年四处战火纷飞而停掉的科举给重新召开了。

虽然科举是重开了,但这人才却不是那么好培养的,一个进士要考出来,首先得开蒙,考童生,再考秀才、举人,之后才是三年一次的会试,考中方是进士,才会被朝廷授予官职,正式进入官场,爲朝廷所用,这前后就不知要花多少年了。

就是再怎么天资聪颖,家学渊源,等考中进士怎么说也得二十来岁,就算有些神童能在十余岁时就考中,但那乃是稀有生物,凤毛麟角的存在,一个朝代都不定能出一个。科举中多见的是白发苍苍还要继续考的老举人。

但岁数都这么大了,一把年纪就算考上了又如何,朝廷开科举是要选人当官办事的,不是选一些老学究供着的。但年轻的进士少啊,中原大地真正安稳下来才二十年,能培养处多少人才来?大部分百姓家里还没有摆脱家境贫寒的困境呢。

这种种原因使得年年科举下来,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对於这件事情,当今圣上是操心得很,常常爲此忧虑,也下了命令让内阁众人就此事想出法子来改进,总不能让朝廷落得无人可用的尴尬地步。

对於这件事情,原主其实想出了几个解决的策略。盛廷弘能进内阁,确实与他的家世以及跟当今的关系有关,但如果只凭这些,他早不知道被人攻歼多少次了,盛家书香世家,底蕴很深,原主从来不是什么綉花枕头,是有真材实学的。

原主想出来的办法有二:其一,以国家的名义於各州各府各县各镇开办蒙学,免费爲天下有志入学的人开蒙。至於开蒙后,是有意继续往上读,还是自知没有天赋放弃读书,就皆随他们自己愿意。但这样广撒网,愿意进读,有天赋的学子数量就起来了。

不过这个办法听起来虽然好,但同样的问题和麻烦也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朝他没这么多钱o(╯□╰)o。燕朝开国不过二十年,遭受前朝之乱,整片中原大地都处於休养生息当中,百姓过得紧巴巴,朝廷也没富到哪里去,毕竟开国减免赋税了嘛……

除了没钱以外,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就是……也没有人。要在各地开设学府,不知道需要多少有学识的读书人,就算可以启用童生、秀才,但经过战乱后,中原十室九空,实在是凑不起这么多读书人。

第一个办法没有可实施性。

第二个办法倒是有一定可能实现,但是盛廷弘却不太愿意上禀圣上,因爲盛廷弘是儒家学子。这个办法其实是向朝廷举荐有才华的人,不一定非得是四书五经读了通遍的科举出身,只要能办得了实事,就都是人才,当得起官位。

这个法子在刚开国的这些年里不是不能实施,但如果这样,朝堂中难免混入其他学派的弟子,这就让儒家出身的盛廷弘有些难以下定决心了。将这个法子上禀圣上,是忠,但却又有违儒家利益,这些都让盛廷弘难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