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将两者相分割,相对照的,则是那自始至终,始终萦绕在灵台上的清浅道音。
伴随着柳元正对於太上玉书的祭炼,煌煌道音再度响在泥丸宫内,不曾如昔日太上玉书皲裂的时候那样含混模糊,但是想来因为祭炼时间太短的缘故,那道音极其的清浅,仿佛微风拂过的风铃声音。
而这样清浅的大道之音,带给柳元正的却是前所未有的机缘造化!
那泥丸宫内的每一道声响,都是源於大道本源之中的玄音!
当这样的风拂过心湖,那荡起的层层涟漪,每一点滴的波纹,显化在柳元正的道心之中,都是对於道与法的灵感与思路。
於是,在这样的玄音牵引之下,柳元正的一只脚似是已经跃入了恍若悟道的境界之中,可仍旧有一只脚仍旧停留在尘世,仍旧扎根於自身的道基之上。
这是某种极其矛盾却又完整统合的状态。
起初时,柳元正极不适应。
那清浅的玄音教人听不分明,只是带来朦胧的,繁复的关於道法的感触,一时一刻都不曾停歇,在这样的状况下,柳元正无法入定,无法沉浸心神用於炼法,他只得散漫的坐着,偏生那玄音带来的感悟又是说不出的凌乱,不成文字,不成道理。
如此艰难的适应了很长的时间之后,柳元正也终於明白,在彻底将这部太上玉书祭炼完成,参悟透那些古妖神文字之前,这样的过程,他需要经历很久很久。
这是古之未有的经历,没有甚么前人的经验可供以参考。
柳元正只得盲目的去摸索。
出乎柳元正的预料,一番尝试下来,他竟然真的摸索到了这清浅道音的运用方法。
归根究底,这道音终归是源於柳元正自身所祭炼的道书,而后响在泥丸宫内,作用於柳元正的精神。
从玄音阐发的最初那一刻起,本就已经是柳元正自身气机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修行,从未有听闻谁要用道与法来克制自身。
以山攻山,以水攻水。
未免谬以千里。
可山水倘若凝聚大势,则近乎於道,以此足震撼天地。
大道玄音亦如是,柳元正强忍着去克服,便是走入殊途,真正的用法,却是在参悟经文上面,以思绪去引导精神的阐发方向,以此收束诸般杂音,混合在一处去,再观那诸般经文时,竟恍若反掌观纹一般。
再之后,便有了如今日这般的听经注疏。
於修道一途而言,柳元正本就是天资雄厚之辈,固然一路走来有诸般仙缘辅佐,可归根究底的去说,若本真上没有这份天资,恐怕柳元正也未必能走到今日这般远。
如今大道玄音阐发,对於柳元正而言,更是如虎添翼。
只要他想,尘世传承的诸般术法,诸般神通,乃至於诸般经文,在柳元正的眼中,怕也再无丝毫的秘密可言。
正如雷宗诸经,立宗三万七千年,多少前辈先贤曾从六部仙经中拆出过完整的雷经,这些经文或难或易,或高明或粗浅,尽数归拢在藏经阁中,最后只选择了一小部分中正平和的经文,传於金章院弟子修行。
可到了柳元正如今的境界,一宗道子首席,宗门尘封潜藏的经卷,也尽数为之洞开。
斟酌字句,体悟雷经,这因着雷宗六经而生发枝蔓的诸般经卷,便这样在柳元正潜修的过程中,被剥去外相,显露出雷霆枢机之本真。
夫天地以一雷音演威法,众生观之而各得其玄法。
这不是修法,而是修道!
比较起日日夜夜的熬炼法力来,显然这样的过程,对於柳元正而言更为重要许多。
分明只是走到了长生路的半道而中途,可不知不觉之间,柳元正却真正走上了追本溯源的修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