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道德?封建礼教?(2 / 2)

因为普通的物理层面的攻击将无法对他造成太大的伤害。

而他的身体也会因为更加的契合他的大道法则,能够完美的发挥出他自身的大道法则的威力。

在火麒麟的分享结束之后,在场的麒麟族的金仙,除了个别正处在金仙圆满的麒麟族人,其余的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这是因为他们虽然已经开始接触法则,可要说对於法则的运用,对於他们来说还太遥远。

所以说火麒麟这段分享,主要还是说给在场的麒麟族大罗金仙以及玄源听的。

当然,这样的关於大罗之道的分享,确实也不用去顾虑在场的金仙,因为关於大罗之道,他们能够参悟的部分本身就不多。

反而是麒麟族的大罗金仙,听完火麒麟的分享之后,都陷入了沉思,因为火麒麟的手段对於提升战斗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经过凶兽大劫之后,在场的所有麒麟族的大罗金仙,都开始重视起了杀伐之术,而不再像之前一样,只醉心於追求自己的大道。

或许说不止是麒麟族人,所有亲身经历过,或者是听说过凶兽大劫的洪荒天地之中的修士,都意识到了,杀伐之术是自己立身洪荒之中的最好保障。

所以在凶兽大劫之后,洪荒天地的修士的整体战斗水平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这也意味着未来洪荒天地的战斗也必将更加惨烈,对洪荒天地造成的伤害也会更高。

也不知道这对於洪荒天地本身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将这些繁杂的思绪排出脑海之外,因为在火麒麟之后,另一位麒麟族的大罗金仙,开始了他的讲道。

玄源也开始集中注意力,用心聆听这些麒麟族大罗金仙的讲道。

时间就这样在这些麒麟族大罗金仙的分享之中逐渐流逝。

很快的,除了五德麒麟之外,在场的其余麒麟族的大罗金仙的讲道都结束了。

当在场的麒麟族族人从最后一位大罗金仙的讲道的余韵之中醒来之时,玄源接过讲道的接力棒,开始了他的分享。

这么多年来,玄源早就形成了一套关於他自身大罗之道的讲道方式。

从五行之道入手,在讲完五行之道的玄妙之后,又从五行之道延伸到阴阳大道。

最终逐渐延伸出粗浅的世界之道。

当玄源又一次将一手挥出一个世界的手段在这麒麟族的论道广场之中重现之后,在场的所有麒麟族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就连火麒麟和五德麒麟也不例外。

因为在玄源到达大罗道果圆满之后,不借助天地图的力量,玄源也能够徒手创造出一个世界,并将其短暂维持。

所以相比起玄源以往的讲道,这一次的演示更加震撼。

玄源将在场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他也很满意自己这次演示的效果。

於是又在挥手之间,这个新生的世界又重新飘散,消失在在场麒麟族人视野之中。

别看玄源两次挥手之间显得风轻云淡,其实如果在支撑一段时间,玄源可能就要露怯了。

因为这已经是他目前的修为所能够维持一个世界时间的极限了。

当然,在场的麒麟族族人并不知道玄源的虚实,所以在自己心中将对於玄源实力的预估无限的拔高。

这也是玄源故作轻松的将一个世界创造出,又在挥手之间将其毁灭的原因。

尽管这样的场景已经在玄源游历之时,在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族群之中出现过,可玄源依旧享受这样的目光。

这也算玄源为数不多的几个不算缺点的缺点吧。

玄源总是无法克制自己人前显圣的欲望。

毕竟这种装逼的感觉确实舒服,玄源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树立自己的高人形象。

在玄源讲道之后,也就只剩下五德麒麟这位在场麒麟族族人之中,修为最高的存在。

而在听完五德麒麟关於金仙层面的分享以后,玄源对於五德关於大罗之道的分享更加的期待。

五德麒麟当然没有让玄源失望,在金仙之道中讲了如何约束自己的欲望之后,五德麒麟开始讲起了如何更加贴近洪荒天地大势。

或者说如何更好的顺应洪荒天地大势。

而这,同样和五德麒麟所讲的金仙之道保持一致。

因为如果能够践行自身对於自己的规划的同时,也同样将天地对於修士的要求当做对自己的要求。

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要求之内的同时,他的一举一动自然也就符合天道。

这是一个由小及大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己及人的过程。

可以说五德麒麟的讲道,完全符合玄源对五德麒麟的认知。

他正是这样一个浑身充满阳光的人,这种阳光并非指的是他的大道法则,而且指他的为人。

他也是玄源出世以来,所见过的最为严肃庄重的人,但是这样严肃之下,又能够看出他对於每一件事,没一个人的尊重。

居高临下的时候,还能够保持这样的克制,这不由的令玄源感到敬佩。

而他之后的讲道,则让玄源明白了他的野心,尽管他没有明说,可玄源能够从他未尽的话之中明白他的目标。

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他想“为天地立德”。

这也是五德麒麟在完成对自己的要求之后,想要由己及人,让洪荒天地按照他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行事。

可谓是以己心代天心。

当然,五德麒麟的愿望虽然崇高,玄源对於他的目标十分崇敬,可从心里,玄源并不看好五德麒麟的结局。

人心比天高,所谓的规则只能是道德的底线,而不应该让道德的最高标准成为规则。

因为道德的标准同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现代人眼中如同洪水猛兽的封建礼教,不也是那个时代对於道德的最高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