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县衙的门前一片光秃秃的,没什么好看的,日常也鲜少有什么人在这里聚集。
不过自从上一回,有个青楼知客特地从宝陵赶到姑苏来报官之后,姑苏县衙门前便变得热闹了起来。时常有人聚集在此,指着衙门外的鸣冤鼓指指点点,添油加醋的说着当日的情形。
不管有没有证据,在一众好事的百姓看来,这什么花老鸨的死多半就是杨家干的了。
距上一回宝陵青楼那个知客过来不过几日的工夫,百姓对此事的热情还未褪去,杨家的管事便再次在人前现身了。
见杨家管事现身,姑苏县衙门前当即热闹了起来。
有闲着整日无所事事的闲汉,也有自姑苏茶馆过来“编排”故事的说书先生,更多的则是趁着吃午食的工夫闻讯赶来看热闹的百姓。
姑苏县衙外很快便聚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众人对着被围在其中的杨家管事议论纷纷。
“你们猜杨家是来做什么的?”
“闹事施压的吧!也不瞧瞧自上次那件事之后杨家的名声在宝陵城里都被传成什么样了。”
“说不准还真是!毕竟二十年前的旧事了,这个时候被翻出来,杨家怕是有些枣手。”
“可不是吗?听说杨大人在京城也被人盯紧了,不太好过。这个时候姑苏再闹麻烦,长安姑苏两处惹事什么的定然焦头烂额。”
“所以说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杀人呢?杨大人既然自己风流瞧上了青楼花娘又何必惧人说?这下好了,杀人的事被翻出来了……”
……
“杀人的事?”被议论了一番一直不曾开口的杨家管事却在此时开口了,他转过身来,看向一众正在议论的百姓,质问出声,“我杨家几时杀人了?”
正议论纷纷的百姓闻言顿时一怔。
不等百姓开口,杨家管事便再次开口了:“难道一个青楼老鸨说我杨家杀人便是真的杀人了?空口断命案这种事我杨家可是不依的。”
听杨家管事说到这里,几个先时议论的最凶的百姓忍不住开口道:“那人家一个青楼老鸨好端端的为何要诬陷你们杨家?吃饱了没事做吗?”
这里是江南道,哪个吃饱了撑着没事做的去诬陷杨家?且不说诬告可是要关大牢的,就说日后被放出来,哪个不怕杨家报复?
“这正是我杨家今日要来做的事!”杨家管事听着百姓的质疑,面上却没有半点不悦之色,甚至听到这里,反而笑了。
说罢这一句,杨家管事便走至鸣冤鼓前,在众人的注视之中抽出了鼓槌,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击鼓。
“咚咚”的鼓声引来了更多百姓的围观,抓着一包地瓜干的香梨回头看了眼潮水似涌来的人群,心中大定:小姐果然有先见之明,叫她早些来还是来对了,若是来晚了怕是挤不到好位子的。
闻讯赶来的吴有才在众人的注视中赶到堂前坐了下来,一敲醒木,开始升堂了。
一番“威武”见礼之后,在众人的注视中杨家管事呈上了一张借条。
“我杨家状告宝陵花月楼老鸨春如花向我杨家敲诈索要钱财!”杨家管事扬声说道。
堂下一众看热闹的百姓闻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居然敢向杨家敲诈索要钱财?这老鸨春如花倒是好大的胆子!
杨家管事当然不会空口说白话,呈上的借条上标注了日期和期限,算算日子正是那春如花来姑苏县衙报官之后,更叫人瞠目结舌的是这敲诈索要的钱财居然高达十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