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放道:“剑也若人,秉性也只是一宗,若论基质,此剑却是比不上大师的葵铁之精。”
封万里微微点头,拿着归元剑,竟是舍不得放下,道:“不错,此剑主材乃是玄铁,还有少许铁母之精,分量却是极少,我瞧这铁母之精不会超过十一两。玄铁得其重,但韧性锋利都欠佳,若是铸重刀鞭鐧自是上佳,铸剑却非上选,铁母之精性平和,多作辅材调和之用,虽是珍贵,却也不算铸剑极品。沈公子说的不错,老夫的蔽月、流风、回雪三剑乃是葵铁之精所铸,若论材质,天下自是再无二者。”归元剑在手中轻舞二下,又道:“难道铸剑一道,最终靠的还是材料么?但为何我一拿此剑,就觉如心使臂,得心应手,只觉各处都要胜过我那三剑?”
沈放沉吟片刻,道:“前辈三剑器之初成,发硎新试,锋芒已露,但毕竟新生,若初生之子,自然懵懂。晚辈此剑已有沧桑之意,便如成人,已明事理。与雏子语与与大人语,自有难易高下。”
封万里凝神思索,又看看手中剑,摇头道:“老夫虽已老朽,但此剑明明新铸,未必比我那三剑更早。”边说便看沈放神色。
沈放道:“是,归元剑出炉还不到半年。”
封万里见沈放神色如常,眼角微微一动,随即皱眉道:“还请指教。”
封万里堂堂大师身份,天下景仰,却是一直将身段放的极低,沈放言语分明有自相矛盾之处,他却是不见怀疑恼怒,仍是心平气和,更是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沈放对此却似不觉,道:“说来话长,此剑已有三生。初始此剑乃是一位大师临时起意,以玄铁为主,佐以少量精钢,铸成一刀,刀中封存了一把绝世名剑。”
封万里手一抖,杯中酒差点洒了出来,终於露出惊讶之色,道:“铸刀封剑?什么剑竟要如此对待!”
沈放郑重道:“鱼肠剑。”
封万里却似猛地松了口气,道:“原来是刺吴王僚的那把。”
沈放道:“怎么,大师好似有些失望。”
封万里道:“鱼肠称绝勇之剑,因专诸刺王僚名垂青史,自是不凡。只是古之名剑老夫也见过二把,一把纯钧,一把湛卢,虽也是不俗,但青铜之剑毕竟不能与如今精钢之剑相比,东汉之后,铁剑兴起,这青铜剑再无人造了,这其中缘由,自是一目了然。”
沈放呵呵一笑,道:“大师倒是不为所动,但若论价值,只怕我这把归元,再加大师三把神剑,也不值这鱼肠剑的一半。晚辈初闻此消息,可不如大师这般淡定。”
封万里也是一笑,道:“这鱼肠剑想是没落在公子手里。”
沈放摇头道:“如此重宝,怀璧其罪,不见了也好。”
封万里道:“公子也是豁达,那后来?”
沈放道:“后来此刀折断,鱼肠剑也不知所踪。半截断刀被我所得,我与二师兄将此刀溶解,另铸了十多样奇门兵器,名为万象。说来惭愧,若没有我和二师兄画蛇添足,此剑品质或许还能再高一些。”
封万里心中思索,眉头越皱越紧,冲疑道:“大凡器成,不管好与不好,熔炉再造,器质只会越来越差,但沈公子所言,我却是越来越听不懂。”顿了一顿,又道:“这些缘由,后人又如何知道?”
沈放道:“大师耐心听我言, 再后来晚辈机缘巧合之下,遇到先前这位铸剑高人,高人一眼认出我带的残破刀剑乃是出自他的玄铁重刀,说实话,当时我也与大师一样,惊叹莫名,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这位高人帮我铸归元剑,言谈之下,才说与我知。原来高人铸刀,乃是要隐藏这鱼肠名剑,以‘归藏’为名,刀成后自有韬光养晦之意。鱼肠乃是勇绝名剑,若是隔绝天地,於宝剑有损,故而这位高人在刀上留了一线,取做人留一线之意,此意与韬光养晦四字倒也是相得益彰。但也正因为留了这一线,此刀刚脆容折,未能入品。此后我和二师兄溶刀铸器,因技艺不佳,刀中的养晦之意大半消失殆尽,只有少量留存,也正是这少许灵气被高人分辨,识破来历。”燕长安和沈放均不知宝刀原来叫做“归藏”,当日吴烛庸叫沈放为剑取名,沈放脱口而出“归元十四”,却是叫吴烛庸也吃了一惊。似冥冥之中,皆有天定。
封万里不住摇头,神情激动,几不能自制,道:“神乎其技,神乎其技,不敢问,这位前辈高人究竟何人?”
沈放也是摇头,道:“恕晚辈不能见告,这位前辈高人三番告诫,不可与外人语。我今日与大师说了这许多,已是不该。”
封万里长叹一声,抱拳道:“足承公子盛情。”
沈放道:“再后来,归元剑成,高人对我讲,熔刀作万象,虽技艺不精,但渊博变化之意也是难得,这份灵气也被高人保留下来,熔入归元剑中。故此归元剑虽也是新铸之剑,却已有不少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