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俊道:“金兵离此两三里,纵马瞬间便到。下去的兄弟们,都是必死无疑。自也有敢死之士自告奋勇,但将军说,留着也好,留着这几处,敌人集中於咽喉之处,
反是更增掣肘。除非他们开出百条这样的路来,否则并无大用,反增其害。” 沈放点头道:“将军高见。”
许俊道:“敌人可以涉水,手举盾牌便能抵抗弓箭,到达城下的伤亡自能减轻许多。能弄掉这几个口子,自是大善。但将军斟酌损益,只是觉得代价太大,不值得而已。将军爱兵,从不肯轻易牺牲。这一日接战两场,敌人寸功未立。”
沈放道:“如此说来,咱们这城守的住?”
许俊慢慢摇头,道:“攻守之战,拚的其实就是消耗。敌人耗的是人命,咱们耗的则是物资。实不相瞒,就这三战下来,咱们的箭矢已经不多了。”
忽听“咚咚咚咚”一阵鼓响。
许俊神色一变,道:“将军点将,咱们快去!”
注:颜直之史料中的资料很少,但有记载,他曾为参知政事楼钥书攻媿斋榜。楼钥生卒年月是1137年—1213年。应也是这一时代人。
注:古代造纸,原料以麻纸、竹纸和皮纸三大类为主。皮纸指的乃是树皮,大名鼎鼎的宣纸便是皮纸。唐宋书画,多是黄色纸,有黄麻纸,也有宣纸。纸张自被发明,便是不易得之物。东晋皇室最早定用黄纸作为公务用纸:“古无纸,故用简,非主於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到了唐朝,一样有此规定,宫廷中发出的文稿全都采用黄纸。黄纸黑墨,自有美感。此外黄纸相比白纸,更少遭虫蛀。特别是上蜡之后的硬黄纸,保存时间更久。古往今来,大部分的书画,都是在黄纸之上完成。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便是用的黄麻纸,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依旧字迹清晰,篇幅完整。“装潢”一词, 也是由黄纸而来。
注:关於王希孟的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有人传他是徽宗徒弟,十八岁就成长达四丈的《千里江山图》,却又因上《千里饿殍图》惹怒皇帝,年纪轻轻便被赐死。但这传闻很不靠谱,疑点很多。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先生有篇文章,认为王希孟是因为染病,宋有“老病不任官职之事”的制度,因而未得官,是以蔡京题文中未见更多言论。而且王希孟确是有可能英年早逝。这篇研究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注:颜惟贞生有七子:颜阙疑、颜允南、颜乔卿、颜真长、颜幼舆、颜真卿、颜允臧。颜真卿三岁父亲就去世,由母亲殷夫人亲自教育长大。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二月,颜真卿中进士甲科。唐朝甲科便是指的前三名,第一状元,二、三皆为榜眼,取一左一右,如人双目之意。第三名探花的专称,要到北宋末期才确立。该科状元为顿丘(今河南清丰县)人氏李琚。故而颜真卿不是第二就是第三。另外颜杲卿比颜真卿大十七岁,颜季明乃是颜杲卿三子,年岁上差颜真卿其实应该不是很多。
注:《武备志·器式》:“狼牙拍,用榆槐木枋造,长五尺,阔四尺五寸,厚三寸。以狼牙铁钉数百个,皆长五寸,重六两,布钉於拍上,出木三寸,四面嵌一刃刀,四角钉环,以绳滑绞於滑车,钩於城上。敌人蚁附攻城,扯起拍落下,自难攻也。”此物与滚木相似,皆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守城工具。滚木两端皆有绳索,主要是对付云梯、钩梯攀援而上的敌军,放下后还能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