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来由(下)
九月
王彦为开明县县令,也有着一个月,他可是带着一营上任,又是大帅的亲弟,当这县令,不管是资格还是实力,都绰绰有余。
一个半月来,王彦领会大帅的意思,虽然没有雷厉风行大动干戈,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动声色,只通过几个案子,便让原本在开明县的几个家族血流成河,一时之间,人人侧目,争先投靠,李家失去了政权,在开明县的根基就土崩瓦解。
也就在这一日,王弘毅大清早就出行,带着二火骑兵,已经足够保护安全了。
到了虞府,只是稍微时间,里面大门而开,虞府的虞昭就开门迎接了出来,现在身份不一样了,虞昭就行礼,谈不上跪拜,至少得先拱手为礼,说着:「少镇前来,真是寒舍生辉。」
王弘毅带着和询的笑容,此时穿着蓝色宽袖长袍,头上束着银冠,体态修长,英气逼人,微笑还礼:「不敢!老先生素有儒士气象,我在少时,即慕大名,今来拜访,实是大慰於心。」
两人行礼,进入了大厅,分了主宾坐下。
此时,初到九月,天时还热,说了几句,王弘毅就说着:「久闻老先生治园甚佳,可容我观摩一二?」
虞昭听了得意,说着:「不敢,小家园子,寥表吾心!」
一径来到园中,遍处观看,虽然不是很奢华,但是清槛精舍,走廊假山,盆鱼卷石,的确有着间苗之处。
王弘毅观看,连连称赞,说着:「此园虽小,疏密有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可见老先生心中度量,只治一家实在可惜,不知可愿出仕乎?」
虞昭听着,心知这句才是最关键的,心中寻思,又打量着王弘毅,就答着:「少镇不以老夫老朽,老夫自愿从命,拜见少主。」
王弘毅大喜,扶手说着:「有老先生在,我无忧也!」
当下又回去喝了茶,就此离开。
等王弘毅离开,虞良博就出来,问着父亲:「父亲为何答应出仕?」
「此子行事有章法。」虞昭说着。
见儿子一时不解,他又说着:「你看他杀了陈翔也就罢了,死中求活,败中求胜,自古虽然不多,也是不少,当时为父觉得他有福气,不然怎可如此?」
「当他占了汲水县后,安抚流民,开垦良田,充实县衙,都是堂堂正道,为父觉得他有能吏之名,并不算过分!」
「至於阵斩吕济,更是堂堂之师,一时镇内哑声,不但见其武略,更见其正,已隐隐有大器之相,为父觉得此子继位镇帅足矣!」
「当上嗣子时,一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足可见此子的器量,不过言谈还不足为凭,你看他当上嗣子后,不急不徐,整日和军中操练,或有人说此子过於重於武夫,为父却不然……乱世之重,军权最胜,你看这一个半月来,黑衣卫和义从军,已经渐渐掌控在手,这就是明略。」
「大军入手,此子又立刻拜访乡老贤士,这是何等所作所为?」
虞良博想了想,似有所悟,犹豫了下,没有说,问着:「父亲,有哪些人做过?」
虞昭轻声答着:「荀方、宋文鼎。」
这两个名字,声音虽轻,在虞良博耳边竟如同平地了打了个霹雳,他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父亲。
荀方何许人,赵太祖是也,白手起家,五十岁统一天下,虽然由於在位时间太短,后世子孙无能,三世而亡,但是说到他,史称都是明君。
宋文鼎更不得了,本朝太祖,鼎革改命,南征北战,由弱到强,一统天下,虽然由於六王之乱,使天下崩乱,帝都迁移到金陵,但是到现在也有二百五十年的天下。
王弘毅只是嗣子,现在不过拥一县之地,连上义从军,也只有三千兵,父亲对他这么高的评价,嘴上虽不敢反驳,心里总有点不以为然。
这神色一露,知子莫如父,虞昭就说着:「吾儿可是不以为然?」
虞良博连忙说着不敢,虞昭却说着:「若是其它事,都可含糊,这事却要和你说个清楚才可。」
「汲水县又得了千户,据说开垦连绵,又是十万亩,来年就计二十万亩,一年可出粮六十万石,有三十万石养军,此是帝王之基也!」
「汲水收降兵五百,连上原本,就有一千,而义从军和黑衣卫,现在都落到少主手中,加起来已有三千。」
「你想想,有兵有粮,又有名分,谁能阻挡他日后登位?」
虞良博想了想,又问着:「但是就算如此,也只是一镇之力,说类似太祖,实在太远了些了吧?」
「不远不远,长定文阳二镇相互纠缠,已经十数年,柳思明一死,其子柳朝义虽然继位,却只怕很难节制手下骄横之将,再加上太素县一失,更是不堪,我可以说,二年,最多三年,长定文阳必可统一於此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