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龙气沸腾(下)
军议继续,杜恭真听着凛然,这次不仅仅是军队动员,六司和地方都在动员,特别是吏司,已经直接从府丞县丞为核心,新旧官吏混合,chōu出了足足五十套班子,跟随大军侯命。(-)
可以说,一旦攻下,如果得降官配合,立刻可以接管占领的郡县,就算没有降官配合,有一卫兵配合,一套完整的班子,只需半个月就可平定掌控新县新郡。
这种布置只是稍微说一下,就使杜恭真这种人立刻觉出厉害之处,心中「轰」的一下,就想着一念:「自古未有之策也!」
地区上,白手起家者,除了刘邦就是朱元璋,别的都是有根基有家世才当上皇帝,那起义军和men阀有啥区别呢?
实际上就二点,一就是更卒营,二就是派出去的班子。
纵观历史上起义军,都是乌合之众,兵员良莠不齐,更有着部曲不听号令,实际上只要有着更卒营专men训练降兵,再供应军队,不但提高了主将控制力,并且最多三月就使降兵luan兵变成正规军,解决了军队上的问题。
第二点就是官僚班子,起义军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领导班子,因此占领了无法统治,必须依靠着当地官绅,而当地官绅却谁会投靠起义军?
其实解决之道,在体制内早就有,只要占领一县,形成了领导班子,学会了统治经验,那时就把县丞为核心,新旧官吏混合,形成新县的班子,以后不断复制增值就是。
当然吸取当地郡县的官僚和士大夫是必须,不过这样依靠xing就非常弱了。
古代打下一地,能一年内消化平定,就已经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待遇了,非经营三十年以上不能获得这个威望和待遇。
有的占领地,反覆三四年都无法实际掌握,但有这影子官僚,配合军队,无论什么郡县一年内平定是正常的事。
这就是说,这二策一出,就等於圣王的待遇,一年后实力就倍增,岂不使他凛然?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点,当众将带着甲衣退出后,王弘毅看了一眼张攸之,点点头说:「难为你了,这千头万绪,辛苦了。」
听王弘毅这样赞许,张攸之心中一热,自得知计划后,多少不眠之夜,辛苦筹划积累的惫累顿时化为乌有,深深一躬,暗哑着嗓子说:「这是主公英明,主公宵旰勤政,雄才大略,自蜀平定后,就未雨绸缪,布下这样的好棋,臣又岂敢怠忽玩职?主公待我如此厚爱,臣敢不勉效诚以死?」
王弘毅笑笑:「这是由衷之言,孤心里明白,不过你们都年轻,孤倒更嘉许你们长远计,平时多休息,我们君臣风云际会,是一段奇缘,孤更期待能善始善终,给皇皇青史留段佳话,这话不多说了,你记得就是。」
张攸之听得心里发热,回着:「是!」
这时,王从men在外面求见,王弘毅微微一笑,吩咐:「进来罢。」
王弘毅坐了主座上,这时有着太监将茶水捧上来。
王弘毅接杯,示意张攸之就座,又让着王从men起身,说着:「你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王从men身穿正六品官服,官名是「锦衣直指御史」,当下禀告的说着:「主公,按照主公的吩咐,荆州和关中的网络已经初建,只是要刺探要情,还需要时日。」
王弘毅沉yin一会,说着:「现在就要办,我现在是蜀国公,影响还不是太大,若是以后称王,只怕天下都会警惕,安chā细作就不容易了,这时你们要不局限这几州,天下都要安chā细作。」
「现在百户是正九品,负责一个郡,孤再在上面设千户,负责一州,正七品,以后每州都派一个代理千户,能干下去就晋陞千户,你以后的衙men,也要提升到正五品。」
王从men叩头应着:「臣谢恩,就算拼了命,也要为主公龘安chā天下!」
王弘毅微微一笑:「如此甚好。」
下一步,就看自己的气运了。
二日后
「将军,大事不妙!」梁川郡城,一个卫将跑进将军府,得到通禀的大将许禀,不禁皱起眉头来。
「出了何事?竟然如此惊慌?」许禀喝问的说着。
「将军,大事不妙了!下官刚刚接到情报,五万蜀军在王弘毅率领下,面向汉中,兵bī我郡啊!」
「你说什么!五万蜀军已快到汉中?莫非他是想攻打关中不成?快,快传书信给大帅知晓!」
「是,将军!」
「立刻传我命令,关闭四城!同时,调派三营人马给我守在城头!库里滚木焦油给我调出来!绝不能让蜀军攻进城来!」
「是!将军!」城中调兵遣将同时,几只鸽子,相继从城中飞起,向着远方飞去。
关中,大帅府,郭文通的书房外面,一个文官匆忙进来:「报,信鸽传信,蜀军已到了汉中,足有五万。」
郭文通打开书信,展开观看,脸se平静,实际上,在成都的细作也禀告了这事。
不过信鸽,是他与各城守将互相联络的方式,只有对方有要事奏禀他时,才会用此方式,进一步说明了情况的紧急。
片刻,手一松,书信飘落至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