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姬昌将姬发叫到书房里议事,他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却是让姬发难以接受,因为他辛辛苦苦将姬昌救出来,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够得到西岐。
可是姬昌现在却是什么心思?
他想将西岐让给伯邑考,因为他觉得伯邑考做得足够好,西岐在他的手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是真心为了西岐。
但是这样的决定让姬发难以接受,於是姬发提出渭河之畔有一位大才,若是能够请动这位大才出山,一定可以帮助他们把大权夺回来。
姬昌对於姬发的提议不置可否,他只是有些好奇地问道,“哦,还有这样人?为什么我没有听说过?这是多久的事情了……”
“这位大才身份不明,自号姜太公,三年前定居於渭河之畔。他是位年逾七十的老者,但是其行动如风、吐气如雷,比青年人还要健壮,他常常与人谈论天下大事,胸中甚有才华,而且他训练山中猴头,竟然凛凛如军……”
姬发的眼中闪着精光,这位姜太公一定是什么隐世的高人,他曾经派人去暗中接触这位姜太公,想让他来辅佐自己,可是未能成功。
姜太公口中说在等待应等之人,现在时机未到,不是出山之时。
姬发却是觉得自己名望不高,若是自己的父亲前往,一定能够请他回来,有他为父亲出谋划策,那么一定可以把西岐大权夺回来。
姬昌沉吟着,这个姜太公之名,他从未听过,可是听姬发的说法,倒是好像却是是位大才,他沉吟了片刻,“好,你去准备一下,明日你随我一起去渭河之畔……”
姬发心中大喜,父亲被自己说动了,他又升起了斗志,哪怕无法将那位大才请出山,只要父亲还有心,那么老大的位置就别想坐得安稳。
可是,姬昌真的是如他所想吗?
姜太公,自然就是玉虚门下的姜尚,封神之劫的主人公,他为什么出现在了渭河之畔呢?他不是应该先去朝歌城中找宋异人吗?
然后火烧琵琶精,被派去监造鹿台,最终因为看不惯纣王的残暴行径,选择了离开朝歌,来到了渭水之畔归隐,等待明主的到来。
但是在这个世界,这一切事情都没有发生,都是因为敖丙的缘故,在他的鼓动下,三清齐聚八景宫,绝不插手封神之劫,因此姜子牙也就免了朝歌之行。
三年前,姜尚正在昆仑山某处洞府中打坐静修,忽然这天白鹤童子找到他,“师叔,广成师伯找你,让你去玉虚大殿……”
姜尚心中困惑,不知道广成师兄找自己干嘛,来到玉虚大殿,广成子正在蒲团上打坐,察觉到姜尚到来,他睁开了眼睛,
“师弟,当年师尊离去的时候,许你一世荣华,如今时机到了……”
姜尚一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师兄,我一心向道,对人间富贵没有任何的奢望,我想留在山上修炼……”
广成子一挥袖子,姜尚感觉到一股柔和的力量将他扶了起来,“师弟不必如此,这是师尊旨意,我也没有办法,不过等到凡间事了,你还是可以回山上来的……”
姜尚满脸的不情愿,可是也不敢在说什么了,只听广成子接着说道,“师尊的意思,你现在就去渭河之畔等到时机,三年之后,你要辅佐的人自会出现……”
於是带着元始天尊的旨意,姜尚来到了渭河之畔隐居,并且他也不傻,知道为自己打名气,因此渐渐地关於他的名声越传越大。
姬发找过他,但是姜尚谨记广成子的旨意,并未出山,而且他也看好西岐的发展,如今天下也就只有西岐具有争夺天下的资本了。
但他看好的却是西伯侯的大公子——伯邑考,虽然没有见过伯邑考,但是对这位他却是神交已久,不过他也不知道三年之后来请自己的是谁。
第二天早上,姬昌和姬发准备了一下,向着姜尚隐居的渭河之畔而去。
一路上,景色宜人,姬昌还好,此刻他已经将心态放平稳,他已经看淡了这一切。姬发却满是激动,看他通红的眼睛就知道,他昨晚没怎么睡觉。
马车行进,忽然从远处传来一个悠扬的歌声,
“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堂堂正大应天人,义旗一举民安止,仅经六百有余年,祝网恩波将歇息;…………”
姬昌远远眺望,却是看到了一个挑柴的人影,那歌声正是他唱出来的,他唤左右将那个樵夫叫过来,那个樵夫满脸憨直地来到了姬昌的马车前,
姬昌满脸和蔼,“这位小哥,不知道刚才的歌你是跟谁学的?听着好像很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