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投奔“罔悟山”的途中,须横穿小半个“昊封大陆”,山川江海壮丽,景色奇幻怡人,可惜余跃满腹心事,自顾埋头疾行,隐隐生起一丝惴惴不安。
“凡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倘若罔悟山的做派如出一辙,余某唯有暂居散修之身,日后再徐徐图谋!”
尚有其他几位“大修士”盘踞一方,但余跃毫无依附之心,此行前往“罔吾山”,一旦再次遭遇折戟沉沙,余跃早已暗暗打定主意,大不了重回“猇一谷地”,从长计议。
“霞映千重雾,姹紫真亦幻。鹤鸣亢九天,云深不知谓。”
天地间灵动清新,迎面吹拂而来,仙家气象宏大瑰丽,还隐含着一股祥和蓬勃之势,余跃甫一到此,心神顿感通畅安定,先前的烦闷也为之削减。
“原来是余前辈当面,晚辈这厢有礼!”
各处洞天自然大同小异,“罔吾山”的接引庄园设置在前山,但并无“擎天妙阁”一般盛气凌人,诸多繁文缛节,余跃当即爽快地递过一枚备考玉简。
“晚辈受白前辈指派,有一枚留言玉简面呈余前辈。”
得知余跃的名讳,当值的金丹修士如释负重,一脸喜色,紧接着手掌一翻,取出一枚普通玉简,恭恭敬敬地呈送上来。
“咦......指名留给本座的玉简?”
余跃闻言眉头一挑, 大感意外诧异。
“白前辈?不知来自何方的道友?”
迄今为止,余跃来到“昊封大陆”不过十年光景,与仙道修士毫无交集,眼下的实力虽非垫底的存在,至少归属於於普通,甚至孱弱之流,理应不会有修真家族主动示好。
“难不成哪位道友和余某同名同姓?”
玉简的外层被人以神识封印,类似俗世书信的封口火漆,实则形同虚设一般,所谓“防君子不防小人”。
“哢嚓......”
余跃微运神识探入,不费吹灰之力,一下便轻而破开,出人意料的是,这枚玉简来路古怪离奇,里面的内容却简单得近乎可怜,唯独寥寥四个古篆大字。
“故土难离!”
移至落款的修士名讳,余跃的目光猛地顿住,恍然大悟,心底的疑团彻底解开,当即哑然失笑起来。
“哈哈哈......留书之人竟是白失轩道友!”
冥冥之中,因果循环,神奇如斯!所谓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人,一股浓烈的亲切喜悦之情,自余跃心底陡然升起。
“一剑宗”白失轩,故土修真界的传奇人物,论及辈分已属莫问的前辈老祖,千年之前,与“无量宗”奇才董笑尘同时结婴,名动一时。
时至今时今日,两人的辉煌过往广为流传,令无数后辈修士热血沸腾,心向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