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卷 天问 1,夜宴(1 / 2)

魔教圣教 高云白 3271 字 1个月前

人人皆说:京城大,居不易。

京城有上百万人口,汴河及数条河道贯穿,从外到内,又分为外城、内城、大内皇宫三重,堪称当世独一无二的繁华之城。

光是内城城墙,便长达二十里, 外城更为广阔壮观,气派雄伟。

城内大街小巷、屋宇店铺、楼堂馆舍、勾栏瓦子、寺院道场、衙门官署,大小建筑多如天上繁星。

每到夜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比天上星月更为灿烂夺目。

今夜,皇宫内院也小小热闹了一番。

后宫延福宫内御花园, 皇上正在举办一场家宴。因为今日乃皇后寿诞, 又兼着荣亲王即将代替皇上前往泰山祭天。

故而此宴,既为贺寿,也为践行。

皇室宗亲,甚少天伦之乐,因为皇家讲究尊严和规矩。

不能逾越,不能违例,不能忤逆。

因为天下只有一个君,其余的都是臣,包括妻妾、兄弟、子孙。

维系皇家的,不是亲情,而是制度和血统。

参与家宴的人物极少,除了皇上、皇后、荣亲王、几个皇子、七八个皇孙公主、亲王世子,就没有其他外人了。

几位王妃早上入宫请了安献了寿礼的,因此夜里并没有出席。

皇上皇后坐在上首,单独一桌。信王、康王、五皇子、六皇子、荣亲王、世子一桌,其余皇孙公主另开一桌。

最大的皇孙不过十岁,小的方二三岁,由乳娘及宫女伺候着。

皇上治理江山, 倡导朴素之风,因此宫殿不曾大加修缮扩建,平日饮食衣饰也极其简单。

宴席上只有几盘烩肉、鱼羹、珍珠丸子、瓜果、贡茶、贡酒。

夜宴开始,众人依次上前给皇后娘娘祝了寿。娘娘含笑回礼,饮了几杯寿酒。

皇上看得出来娘娘有些强颜欢笑,

心中明白,那是想起了少年早夭的二皇子的缘故。

二皇子乃嫡子,又睿智聪颖,如果尚在人世,必定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大皇子昏庸骄横,不为皇上及群臣所喜,他纵情声色,两年多前便已经薨了。

二皇子天妒英才,早早逝世。

剩下的成年皇子只有信王、康王两个,都封了亲王,都侍奉在身边。

信王英武,康王智慧,皇上对两个儿子是越看越爱, 皇后对两个皇子却是越看越苦。

皇上和皇后的些许神态,荣亲王早就一一收在眼内。

他故作糊涂, 边大口饮酒,边说道:“今晚好日子,天气分外凉爽,不像早几日闷热,除了有冰镇瓜果解暑以外,臣弟提议,大家讲几个笑话,给皇上和娘娘解解乏。”

他不日将出京,前往泰山祭天。

泰山祭天,是皇上登基时便立下的宏愿,前年秋天天朝北莽一场大战,双方互有胜负,两国缔结单州之盟,边境从此安宁,今年又恰逢皇上登基二十周年,祭天之事势在必行。

但皇上病体刚愈,不胜舟车劳顿,祭天如此大事,寻常官员无法胜任,只能交由荣亲王代替。

皇上只得荣亲王一个亲兄弟。兼之王爷好武不好文,因此信赖备至。

京师的兵马都总管、京师府尹由王爷担任,二十多万精锐禁军由王爷统管,前年御驾亲征由王爷替代,本次泰山祭天又由王爷代行。

王爷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无人可比。

这种亲近和信任,跟诸皇子不同。

皇子是下一任君主,在皇上心里,多少有些忌惮和防备。

因此王爷的提议,众人尽皆称妙。

信王笑道:“儿子先讲一个。话说御史台一名御史,半夜闹肚子,偏偏便桶找不着了,茅厕隔得又远,那人迈不开步子,急得上蹿下跳,憋得面红耳赤。”

“一名家人献策道:不如到隔壁政事堂另一位大人家中借一个应急?”

“御史连称家人聪明,旁边的管事却冷笑道:只怕借来的也是烂的,不顶用,还不如用平时烧水的陶罐先应付着。”

政事堂和御史台素来不和,御史台称对方为:朽木便桶,政事堂反讥讽对方为:粪坑苍蝇。此事朝野皆知,传为笑谈。

信王此刻借机揶揄了一番。

荣亲王呵呵大笑,娘娘则掩口暗笑,愁容稍减。

康王见信王抢了彩头,转念一想,不慌不忙说道:“三哥起头起的好,那我也来一个。有位老夫子,读了一辈的书,满口之乎者也,子曰诗云。有一回去脚店打尖,见饭菜价贵而自己囊中羞涩,张口就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小二听得傻了,半天没有反应。老先生只想要点素菜充饥,又摇头晃脑说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食饐而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小二更是一头雾水,问道:老先生到底想吃什么?老夫子肚子早饿瘪了,忍不住一拍桌子,叫道:老子饿死了,快拿几个馒头,端一碗面汤过来!”

众人捧腹大笑,皇上也忍不住乐了,手指康王说道:“嗨……嗨……这个老四啊,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信王察言观色,心知康王圣宠日隆,风头已然盖过自己。

近年康王和礼部、国子监主导太学和科举革新,为朝廷输送不少有用之才,兼之为底下大量士子打开晋身之路,渐渐在朝堂上积累不少声望。

信王动用六部的官员和御史台的御史,一面虚与委蛇辅助变法,一面寻找新政的漏洞和经手官员的失察之举。

但改革从容而平稳,竟然找不到丝毫攻击的良机。

前年两国大战之后,政事堂提议改革军制,实行强兵之法,背后也有康王的影子。

关於置将和裁军,信王起初是极力阻拦的。可惜朝廷经过一场大战,军中弊端暴露无遗,对於强兵之法,居然拥戴者众。

信王也不方便正面出手,公然反对。

强兵之法实施后,信王在军中的势力,被暗暗清除和替代不少,信王心中暗恨,但也无可奈何。

老四深谋远虑,身边高人林立,羽翼逐渐丰满,信王忽然发现,再不进行反击,天平便要往康王那边倾斜了。

而且这个老四,表面温文尔雅,实际上城府深沉,哪里像一个谦谦君子了?

以前信王不把康王放在眼内,因为康王稚嫩,名望远远不及自己。

经过数年历练,康王已经今非昔比、脱胎换骨,越发叫信王嫉妒和心惊。

在皇家寿宴当晚,觥筹交错之间,皇子们各自心中都有些见不得人的小心思。

表面上其乐融融,实际上各怀鬼胎。

荣亲王喝一大口酒,抹抹嘴,说道:“臣弟也来凑个热闹。话说军中老粗甚多,有一日,某位指挥接到一封家书,他大字不识几个,便叫来军中文书解读。那家书本来是他夫人来报平安的,倾诉些思念之情以及汇报父母、儿女们都安好之类,但他夫人粗通文字,因此信中错漏甚多,不懂书写的字,便用交叉或者圈圈代替。”

“只听那文书高声诵读道:夫君大人在上,昨夜风大雨大,我在床上叉圈叉圈(辗转反侧不会写),睡不着,想你了,叫来小姑子一起叉圈(共眠不会写)。家里好,老人们都叉叉(精神不会写),小子们一样叉叉圈圈(调皮捣蛋不会写)。勿念。”

“指挥听了大怒道:爹妈都不行了,小孩子也要死了,这泼婆娘倒想着自己风流快活!”

王爷煞有其事讲完,旁人已笑倒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