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这些、那些(13)(2 / 2)

关於这些、那些 彼得 1403 字 1个月前

「好!文逸,你说说看,这个答案到底对不对?!」

「好像从接受教育以来,课本上都是这么教的吧…… 」文逸笑着回答。

「你看吧,连文逸都认同我说的。」

「是这样吗?」

「说明白点,这个答案如果是升学考试,大概会是标准答案,可是实际上只能算半对。」

「为什么,难道这不是正确答案吗?」

「纸的发展,应该算是一种“演进”的过程。从古代由竹简、木牍、缣帛做为书写的材料,到各朝各代不断地演进和发展,才能日臻完美。根据史书记载,在东汉和帝时(西元105年),有名宦官叫蔡伦,他以『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成功造出『蔡侯纸』,被后世认为是『纸』的发明者。」

「对啊,连史书都这样写…… 」

「我刚说过了,纸的发展应该算是一种“演进”的过程。据近代专家学者的考证,在中国陆续出土的纸张中,有发现西汉的古纸,而且这已经被证实罗!蔡伦是东汉时期的人,时间上稍微晚了点,这表示他并非纸张的原发明者,但绝对是造纸技术上和原料使用的革新者。所以,纸究竟是谁发明的,好像不是太重要。」

「你们应该是学生吧?」

「是的!请多多指教。」

「你们好,我是这里的负责人,既然来了,就让我带各位四处参观参观。」

「非常感谢!」

十分钟后,一群人进入『埔里纸产业文物馆』。

「这里是文物馆,主要是展示各种和手工纸相关的文物、图幅和文献。现在我请这里的解说员,向你们做深入的导览解说。」负责的黄先生亲切地说着。

「我们这除了可以亲眼看到造纸师父,怎样把原料打成浆,筛成纸,如何烘干等过程外,你们如果有兴趣也可以亲手DIY,动手造一张纸,并且利用它来拓碑,糊成纸扇或挂轴,灯笼等纸工艺品,不但有趣还蛮有意义的。这个文物馆算是了解埔里产业文化的极佳管道。」

「不好意思,我可以请教您一些问题吗?」开口说话的是文逸。

「别客气,有问题请尽管提出。」

「为什么要称作“纸寮”,这里一般都是这样称呼的吗?」

「这个问题很不错。其实,这是因为以前造纸,一般搭寮於河边,方便取汲水源,但由於河水不定时泛滥,所以设立的工作地点,并不舒敞宽大为主,反而以简单、易於撤离之设施,做为工作的环境。故不以纸厂自居,我们叫做『纸寮』。」

参观完纸寮,来到在埔里同样出名的“酒厂”。

「哇!超多种类的酒说。」卢得宝等不及地拿了一小杯的酒,一饮而尽。

「喂,大哥!你连什么酒都不问,你不怕喝挂在这里喔…… 」孙如姿吐嘈着。

「嗯,这不晓得是什么酒,喝起来甜甜的。」卢得宝抿一抿嘴唇。

「你刚刚喝的是“爱兰白酒”,上头有写。」文逸指着牌子。

「我看看…… 天啊!酒精浓度约40%耶!」

「这又是什么酒…… 这是“爱兰囍酒”。」吴若瑄拿起另一种类的酒。

「嘿嘿!我来嚐嚐这“爱兰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