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升其实年纪不算太大,也不怎么显老,只是被丰神俊朗的傅将军一衬,有点说不出的憔悴。两人相顾无言,徒留尴尬,最后薛升朝他拱了拱手,傅深颔首回礼,两人冷淡地抆肩而过。
出了宫门,家里来接的马车正在外面等候。傅深还没走近,一旁树下乘凉的小厮忽然跑到他跟前,利索地行礼道:「国公爷好。」
那头车夫见他被拦住,跳下车打算过来,被傅深一个手势远远止住。他低头问那小厮:「有什么事?」
「我家老爷命小的在这里等您,请国公爷傍晚到景和楼小酌。」小厮恭敬地用双手呈上名帖:「这是我家老爷的名帖,说您一看便知。」
傅深打眼一看那「匡山书院」四字,立刻明白了,不动声色地将名帖收进袖中,点头允道:「知道了。回去转告你家老爷,既蒙盛情相邀,那就却之不恭了。」
景和楼是多年老字号,淮扬菜更是京中一绝。傅深进门时,雅间里已有人在等候。顾山绿一身便服,起身相迎:「将军来了,快请进。」
上回城外送别,顾山绿还是个势单力薄的小小御史,一番离乱之后,他在江南颇得长治帝重用,升任都察院长官,位列延英殿九大臣之一。回京之后,他依然坐镇都察院,掌弹劾纠察,风闻奏事。
这个人的立场很微妙,他是江南出身,但并非高门子弟,年少时入匡山书院求学,师从曾广,后来科举中式,按部就班地进入都察院熬资历。顾山绿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第一次出头是东鞑使团案上,结果使团案不了了之,他的老师又被送进大牢,焦头烂额大半年,最后还是傅深托严宵寒把他的老师给捞了出来。
因此顾山绿在金陵朝廷时,一直与北方旧臣站在一线上,但江南新贵对他比旁人不同。等到了京城后,更是多次示好笼络,试图在延英殿内为江南一派争取一份助力。
御史们虽然不招朝臣喜欢,但确实是用来对付政敌的一大利器。
不过顾山绿一向态度暧昧,看着温文尔雅,城府不比老狐狸们浅,只除了眼下——
「下官身为御史,不便与将军在明面往来,故出此下策,还望见谅。今日冒昧请将军前来,是为了近日陛下担忧牵挂的那一件事。」
傅深手指转着酒杯,丝毫不意外他的开门见山,平静地问:「他也找你了?」
「不错,」顾山绿给他满上酒,「陛下想对西南动兵,要先得到延英殿的同意,如今四十八位殿臣看似分散,其实领头的也就那么几个,他一个个试探下来,便能大致摸清延英殿的态度。」
「陛下想让我领兵,」傅深道,「我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天,没劝动。」
顾山绿苦笑道:「我上午进宫时,陛下正为安南三国的事大发雷霆。他授意都察院弹劾西平郡王,这样便可算是师出有名。而且这件事,我看延英殿还真不一定会反对。」
傅深:「愿闻其详。」
顾山绿道:「西南自立,对朝廷有百害而无一利。一是它离荆楚、岭南太近,如果西平郡王要扩张势力,最先受害的就是这两个地方。二是它连通安南、真腊,西南如果与这些小国结为同盟,不仅我朝在陆上难以与南洋各国往来,海运也会受影响。」
「而大军收复京城后,朝野上下一片飘飘然,听说把您吹的天上有地上无,北燕铁骑都是天兵天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换成是别人领兵,他们或许还要掂量一下,但倘若是您领兵,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傅深冷冷嗤笑:「真看得起我啊。」
「还有一件事,」顾山绿正色道,「西平郡王曾是北燕军旧部,与您、与颖国公府关系匪浅。朝中有很多眼睛都在盯着您,恐怕那一位也不例外。西征过程中一旦出错……瓜田李下,可就说不清楚了。」
「用得着这么处心积虑么?」傅深端起酒杯,喝了口酒,自嘲地笑道:「我要是想干点什么,还用等到现在?」
「就是因为您没『干点什么』,才让一些人觉得不安,」顾山绿道,「将军如今的权势、声名都是极盛,等您真打算干点什么,谁能挡得住您?」
他轻轻叹了一声:「将军,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