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贤王拉兰前往晋国,不仅是为了兵刃铠甲的事情,同样是为了乌孙人,乌孙的行径,乃是对於匈奴人的挑衅,这种事情放到匈奴的身上是不能忍受的,若是在这般情况下,仍旧没有作为的话,岂不是让匈奴人更加的猖獗。
乌孙相大禄与匈奴右贤王各怀目的向着长安而来,与此同时大宛的君主派遣国相泽库,再次赶往长安,从乌孙最近的动向上,让大宛国王有着一种不好的预感,两者之间已经有两年没有大规模的征战,这等事情放到乌孙的身上是不正常的,乌孙每次的劫掠,给大宛造成的伤害之大是不用说的,这也是大宛对於乌孙痛恨的主要原因。
对战乌孙大军的时候,仅仅是凭借大宛的军队难以得到胜利,若是有着晋军从中支援的话,情况就会有着很大的不同,晋军将士骁勇善战,加上大宛的军队,很有可能在交战的时候给乌孙的大军带来更大的失败,而晋国的商队在乌孙境内可是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这种事情放到晋国,就是挑衅。
这样的挑衅,是晋国的高层能够容忍的吗,可以说这样事情的发生,同样是大宛的机会,联合晋国,让乌孙人付出惨重的代价,以后乌孙人在对待大宛的时候,还敢这般的嚣张吗。
大宛是追求和平的,然而周边有着乌孙这样的邻居,想要让国家稳定下来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联合晋国之后,让大宛看到了希望,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乌孙、大宛、匈奴的使者各怀目的前来晋国,他们的出使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与此同时,周瑜率领水军奔赴倭国,丁奉对前往倭国的道路可以说是很熟悉了,最初的时候,水军在海面上会有着一定的折损,但是随着经验的丰富,前行的过程中倒是没有出现更多的凶险。
三层楼船上,周瑜的面色严峻,再次率领水军出征,却是作为晋军的将领,这一点对於昔日的江东水军都督来说,的确是不太好的感触,但是江东已经在交战中为晋国所平定,就算是他有着再多的不甘心,在这种时候也只能认命。
投靠晋军之后,需要在军中有着更大的作为,方能得到更多的任用,这一点上,周瑜还是比较清楚的,平定倭国的叛乱,对周瑜来说就是很好的机会,在晋军之中,唯有得到功劳方能引起重视。
周瑜不甘心就这般下去,他要率领晋军的将士在倭国的战场上有着更大的作为,在对付这些异族人的时候,周瑜不会有心慈手软之说,晋军占据倭国,又有什么,实力弱小,被占据也是应该的,但是这些人的反抗,带来的将会是晋军更大的镇压。
前来之际,周瑜对吕布的态度可是有着一定的了解的,为了倭国的平定,周瑜会用残酷的手段,让倭国之人明白,对抗晋军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其实晋军前往倭国之际,只是占据了倭国的南部,以南部地区为依托,逐渐的侵吞整个倭国,在这样的过程中肯定会触犯到倭国之人的利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