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许诺,若能答应,县里的士绅们愿意“襄助粮饷”,总之不会让他们吃亏。至於具体是多少数字,大家可以再谈。
席亚洲只是很客气的点头并不答话,事关重大,他探询的看了一下后面的文德嗣他们,几个人使了个眼色,便一起先起身到塔楼下的值班室里商量了一下。大家都认为此事涉及到未来的政策走向,几个人决定不太妥当。不过对方既然有缓和的意图,也得给予积极的回应。
因此席亚洲回来的时候,直接同意各村寨可出人、车来挖取屍体。他们会派人直接指点埋屍的地点。为了表示诚意,他们还会释放几个伤残的俘虏,至於另外二点,他说还得再议,要张有福隔天再来。
张有福本也没打算一次就能把事情谈妥。眼见对方很爽气的就答应可以挖取屍体,还释放了几个俘虏,眼见是极给他面子,余下的事情,多半也不为难,无非是价码高低的事情。他对这个倒不伤脑筋,反正都是各家绅士们负担,这次谈成之后他的酬劳却不会少。而且还能和这股髡贼拉上关系――他已经隐隐约约的感到,这股海贼和他见识过的各路上山下海的好汉都不一样。
临走,席亚洲按照文德嗣的指示,又回馈了张有福一条原价二十五元RMB的淡水珍珠项链,并给每个脚夫发了五十文赏钱,上上下下都对这群奇怪的人感到满意。
吴县令和阖城官绅们都在焦急的等待张有福的回音。午后见他带着人都回来了,传话说髡贼们愿意交还屍体,还肯放几个俘虏回来。又听了张有福说几个头目看起来都是些沉稳朴实之人一点没有匪人的习气。都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
过去匪人们即使绑得票死了,亲人要取回屍体安葬,也得付一笔不小的赎金。这次居然这么痛快就答应了,於是各村赶忙去征集民夫,赶制薄皮棺材,准备明日一起去收敛屍体。吴县令因为累各寨都死了不少人,也叫县里的善堂一起去收屍,若有无人收敛的,一并收敛回来。
第二天,各村寨的民夫都套了车,载了棺材芦席并许多石灰包,一起过去。这边安排了人带路,将墓地指明了,便赶紧撤了回来。只让人用高倍望远镜远远的监视。卫生组测了风向,认为不会把味道吹过来,但是大家还是不约而同的戴上了口罩。
席亚洲带着几个人,在哨楼上监视,望远镜里可以看到用布缠着脸和手的民夫们在挖掘,不时把一个个土渍斑斑的物件搬到一边。每搬出一具屍体,就有些妇孺老人扑上去验看认屍,有人呼天抢地,有人昏倒在地,看了一会,他也觉得实在看不下去了,打仗杀人,他从来都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这战后的惨象实在让人渗得慌。
“当初都火化了不就是了,干嘛土埋啊,模样太惨了。”席亚洲知道那些屍体都埋下去十多天了,挖出来除了看衣着,基本上是腐烂的看不出模样了。
“把屍体烧了才遭人怨恨呢,”萧子山一直不肯把眼睛贴到望远镜上去看,“这不就成了化骨扬灰了么。现在家属还能收敛到屍体,来个入土为安多少能觉得好受些。这算是收买人心吧。”
本来就战后如何收拾屍体,卫生组出於卫生防疫的考虑,建议要么在野外架起火堆火化,要么全部运到博铺丢到大海里去。多数人赞同这样的意见,於鄂水则反对,他提出:古人对死者的屍体是很看重的。“收敛屍骨”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仁义的表现。如果就这么把屍体毁损掉,会让穿越者的形象大为受损――毕竟这里以后将是他们的根据地。
因此最后还是收殓了土葬在远离营地的地方,原本以为也就这么一说,没想到县里来谈判的人提出的三个条件,第三个就是收殓屍体,原先有许多置疑於鄂水这个夸夸其谈,好做惊人语的人凭什么占据执委会的一个席位的言论,自此之后就全部消失了。
折腾了一天,各村才将屍体都收殓运走,有些死者因为是村里的“废物”,被打发来送死的,死了自然也无人收殓,最后都是由县里的善堂装殓了运走,埋在义塚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