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广州和海南,元老院的政策推行最为深入,从耄耋老人到黄口小儿,都听过防假币的宣讲,看过货币防伪的宣传画。真钞也见过不止一次,就算仿造者有天大的能耐,也没法做到和真钞一摸一样。
因此就算出现过几次假币案,在广州和海南都没发生大规模的流通。
同时,用大额货币的人也爱惜,钱都放在专门的钱夹里,轻取轻放。流通了很多轮都和新的一样。
但是小额货币问题就大了。尤其是分币和文币。一方面,元老院出於成本,在小额货币上没有做精细的防伪手段,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特种纸张和钢板印刷防伪。这样的后果就是在广州周边区域曾经多次出现变造货币的案子:钢板印刷的技术并不难掌握。假币贩子可以刻制锡板,也会想方设法洗掉小额纸币上印的面额,然后用锡板或者铜版印上新的面额图样。也有使用已经退出流通的粮食流通券进行伪造。虽然这样伪造出来的假币和真币对比端详很容易发现不对,但是对防伪意识不强的群体有很大的迷惑性。这类变造假币俨然已经成为主流。
另一个问题就是小额纸币的损坏太过严重了。
在税务局,德隆银行的基层,都出现过窗口工作人员,忍无可忍,拿出一叠破破烂烂的纸,向上级抱怨的情况。几千张像厕纸一样皱巴巴的一分纸币,需要每张仔细摊平,辨别真伪,点清数量,对窗口的人是莫大的折磨。
而这些部门,往往关门后还需要重新清点一次。
小额纸币盛行的基层银行,业务量大的时候,经常出现兑换排起长队,清点工作也要加班到深夜的情况。
后来经过核算,一文的纸币流通不超过30次就需要回收,但是流通成本远高於铜银合金的拾分硬币。
因此,本来指望纸币薅铸币税的五道口元老,一直想推行小额货币硬币化。
经过简单的梳理和和工业口的商议,最终定出的方案是发行四种银币,即壹圆、半圆、贰拾分和拾分。后两者采用银铜合金。同时对应发行四种面额的银币兑换券。
另发行伍分和壹分两种分币。同样是硬币和纸币等额流通,以硬币为主。壹分的硬币材质采用的锌合金镀铜的硬币。这个方案在旧时空被广泛用於小额硬币,比如着名的林肯头像一美分。
单质锌的冶炼历史并不长,明朝晚期才成功提炼单质锌,而之前的锌都是和铜矿一起冶炼得到的黄铜,因此明朝在明朝锌依然是和锡一样属於高价金属,可以支撑其分币的面额。
锌在元老院的金属库存中并不匮乏,拿下广东之后更是大幅度的扩展了其来源。用来制作次级辅币大致够用。
但是伍分的材质让大家犯了难。一个五分要相当於五个壹分。仅仅把钱币尺寸稍稍放大,改个图案是不行的,必须和壹分有明显的区分,以支撑其面额,提高民间接受度。同时提高伪造难度——这些硬币同样要大量流通到没有防伪意识的乡间。
造币厂的设计是采用双金属货币。这种双金属货币,古代多国政府都试过制造,结果是制造工艺过於困难,一直到20世纪才成功用在流通货币上,因此元老们对其防伪性能有充分的信心。
一开始的方案是紫铜内芯,黄铜圈的硬币,但是结果是内芯过於软,容易和外圈结合不紧密脱落。而且紫铜和黄铜在锈蚀前色泽差异过小,不利於和假币区分。
后来改进的方案是黄铜覆白铜或者银铜作为内心,黄铜作为外圈。这个方案内外圈结合良好,内芯有漂亮的银色色泽。
这个方案最大的缺点是需要镍,而元老院眼下只控制广西几个小镍矿,即未能大规模开采,镍的工业需求还很大。导致在元老院治下镍价高於银价,白铜的价格也略高於首饰用的s800银,但是考虑到更换货币的麻烦,以及即将开始的大规模镍矿开发,最终还是采用了黄铜覆白铜内芯方案。既然原料不足,暂时只做少量发行,主要发行壹分币。
至於文币全部采用硬币,原先的纸币回收后逐步淘汰。它只有一种面额:壹文。
这种辅币的材质,元老院有过包括玻璃币,陶瓷币、竹签币等奇思妙想,但是最后讨论的结果还是发行铁币。主要材料是熟铁,压制成精美的硬币后再热浸镀锌,不但能防腐蚀,而且能赋予货币银光闪闪的色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