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2 / 2)

“还没有,想是想过,可我最不会的就是起名了,还是你来才行……”

而清似乎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此时只是缓缓道来:

“……不如就叫她……燕字回,如何?”

“啊?跟我姓吗?”

“……不然跟谁?”

(13)

1927年,燕子在檐下筑起第一个巢时,杜先生刚好从北方远道而来。

听说是因为北边局势愈发混乱了,商路断了大半,他不得不南迁。

那时,燕关雪正带着燕字回在镇上采买些什么,在准备往砖瓦窑走时,被杜先生拦了下来。

杜先生看上去比从前老了几分,弄了身农夫打扮,找到这里,一见面就兴奋道:“巧了,我刚还在找人打听你这丫头呢,没想这就遇上了,六七年过去,你怎么还和之前一样俊俏呢!”

燕关雪见到他先是一惊,因为没看到熟悉的墨镜,反应了好一会儿才认出人来:“杜先生?您怎么来南边了?”之后便拉着燕字回喊了一句“杜爷爷好”。

小丫头如今确实进了学堂,看上去很有朝气。只是此地学堂教的东西太少,还总拉着孩子们去学缝纫,燕、清二人便会在无课时间带着她转转,也能教她点别的。

燕关雪三言两语简明地说了这孩子的来历,杜先生明白过来,立马上下摸索一番,不知又从哪里掏出一个纸风车,当作见面礼送给了这孩子,然后才道:“那边可不能待了,太乱,哪国人都有。想着来南边外租界找点生计,正好离你们不远,顺道来看看。”

不仅是那孩子,燕关雪至今对他的手法也觉眼花缭乱:“您这手艺是越来越神乎其技了。”

杜先生笑笑:“没那么神,你要是也指着这些混饭吃,也会。对了,听说你师父早就去湘北了?”

“是,她以前就总想着回去。”

“挺好,我瞧着那地方比别处还太平些。你们要是也能去,那是最好。”

“您自己不去?”

“嘿,倒是想啊,但有不少人指着我吃饭呢,可躲不了太平。”

“可不是嘛,晚辈又何尝不如此呢?酒窖在这里,那么多人的生计在这里,原本在外的同乡就不多了,就剩我还在这附近,要是我也走了,这地方就没人管了。”

“哦对,你们那地方……”

那年头,通讯比较原始,信息传播很慢,话里话外真假更难辨别,所以河梁还没有那么严格地对外隐瞒所在,而杜先生也从萧道尚听说过一点河梁的事,所以明白她的意思:“可小丫头年纪轻轻,就敢挑这么重的担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