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未雨绸缪,书房议政(2 / 2)

他看到父亲的鬓角已悄然爬满霜白,那曾犀利如鹰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深沉与疲惫。昔日紧绷如弓的面部线条,如今已被岁月打磨得略显松弛,皱纹如藤蔓般攀爬上额头与眼角,无声述说着光阴的故事。

望着父亲日渐衰老的容颜,扶苏心中五味杂陈,一种复杂的情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秦始皇端坐案前,正审视着一份奏章,察觉到扶苏的到来,他并未立即抬头,只是缓缓放下手中的笔,声音冷峻而威严:“扶苏,你可知为何唤你至此?”

扶苏躬身行礼,沉声道:“父皇召见,儿臣不敢揣测其详,至於昨夜甫瑜所说丹药之事,儿臣亦觉得不无道理,不得不防。”

秦始皇目光如炬,抬眼注视扶苏:“朕罚甫瑜,因其言行失矩,丹药之事朕自有分寸”。

“唉…”说罢秦始皇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朕求长生不外乎就是希望大秦江山能够千秋万代,黎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朕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不过有些事情若是人力不可及,也需得另行打算。”

难得扶苏在秦始皇脸上看到了疲惫的样子,印象中的父皇都是无所不能的。

“你与甫瑜都坚持推行仁政,但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要只看到好的一面,为儒家人士所欺骗。”秦始皇继续说道。

不知为何父皇今晚说的话格外多,已经很久没这么心平气和的说了。

或许是昨晚甫瑜的莽撞无意中戳穿了事情的假象,以前别人不敢说怕触怒父皇。

“父皇所说儿臣铭记於心,不过江山已定,百姓期盼的不再是战乱与苛政,而是休养生息。”

“而且老师说过以暴易暴,非长久之计,唯有以德报怨,以教化代替酷刑,使民知礼,心悦诚服。”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别人打你一巴掌你还要说谢谢吗?迂腐…”。

“一群腐儒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实在虚伪至极。”秦始皇又不满的说道。

秦始皇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似在权衡扶苏之言又或许是缓解下氛围。

他目光锐利,仿佛能洞穿扶苏的心思,而后语重心长道:“扶苏,你素来以仁德着称,朕亦欣慰你有此胸怀。然国之大事,存亡之道非仅靠仁慈可维系,严法与宽仁须相辅相成。”

“扶苏,你之言朕已悉听。朕虽以法立国,然亦深知仁政之重要。此事朕会再思量,至於甫瑜,你可好生照料,助其早日康复。”

扶苏闻言,心中略感宽慰,再次深深一拜:“儿臣遵命,定不负父皇期望。”

距上次冲撞秦始皇被罚闭门思过已经过去三天了。

由於不知道秦始皇什么时候会崩,所以对甫瑜整天提心吊胆的,对他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不能坐以待毙。

思索再三也是一直没有找到良策,突然甫瑜眼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