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下雪之前桑榆就安排角先打造铁针、锥子,还有三把砍柴刀,这个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锥子的制作难度不高,主要是它体积小,费的铁水不多,一陶杯的铁水能一下子做上三四五根,粗粗捶打一下,磨尖尖头就能用了。

反正拿来凿石头已经够用了。

如今虽然下着雪,但有麻衣和兽皮穿在身上,在外头也还是能干活。

石头被运到会客的草棚子里,七八个人乒乒乓乓开凿。

石磨的主要构成是上下两块圆形的岩石,人们通过纯手工的雕凿凿出两块圆柱体,在接触面凿出一条条斜纹。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下两个磨盘的凿痕必须相互咬合才行,下扇中间有个凸起的短轴作为支撑点,上扇中间还要凿出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形圆洞来,漏斗向上,将上扇套在下扇上,上扇的边上凿开一个小洞装上把手,方便人力或者畜力带动上扇磨盘转动。

两个磨盘相接的地方是磨膛,上扇的洞口要大过下扇的短轴,方便粮食从漏斗口进入磨膛,再通过两个磨盘的相互作用下磨成细粉,细粉再从磨盘上凿出的齿痕溢到下扇外边的凹槽里,最后只需将凹槽里的粉末扫到容器中即可。

人力推磨这种从来不是桑榆想要的。

把人力从各种重复性机械性的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去做更加有意义或者是性价比较高的事情,这才是桑榆想要的。

然而目前没有蒸汽,也没有电力,唯一能采纳得到的是畜力。

如今养殖场八头壮牛三头小牛犊,也能拉出来用了。

但桑榆最看好的是河边的水力。

比如水力推磨,水力舂米,水力拉风箱。

如今打铁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人拉风箱,一个打铁。要是能把水力给应用到这些重复性工作里面,将会省了很多的人力。

如此想着,桑榆已经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发展水动力。

但眼下大雪纷飞,所有的事情都得在屋里做,河边也暂时没有办法安排事情。

还有个问题是,关於水力车的运行原理,她只是一知半解,还是得先搞清楚其运作原理,画好大概的图纸,后面再由手工队制作和完善。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过程,目前还是不能操之过急,当下还是先考虑人力和畜力。

部落现在的种植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明年黍米和豆子将会大面积播种。到时候需要磨的粮食也越来越多,所以石磨得多做几个。

石磨的凿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四个石磨加起来就是八块巨大的磨盘,找来手工队九个人,每人负责一片大石盘,要做整整一个冬天。

原本要趁这个时候打造一些家具,但工具没有做出来,也暂时作罢。

大家轮流着,白天干活,晚上睡觉。

外头干活的冷了就进屋暖一暖,喝口热汤又继续干。

这日子比起以往躲在岩缝里被风雪夹击要好上太多。

大石磨需要费功夫,但小石磨很快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