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总结(1 / 2)

最早在构思这本书的时候,或许是因为刚刚看完了进击的巨人第三季,就很想写一个反转式的、不断颠覆原先认知的世界观你以为是人族与鬼怪的二元对立,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会渐渐发现人和鬼都是同病相怜的、被关押在冥界的囚徒,真正的敌人是九天之上的“神仙”。

简介里的“人鬼同途”,没有灵气、只有阴气的大荒世界,还有境界名称特别阴间的修炼体系,其实都是暗示。

至于后面会不会再有反转暂时就不剧透了

然而,开脑洞的时候酣畅淋漓,实际写书的时候却举步维艰。要写好一个故事,比布丁想象中的困难得多。

尤其是在写第二卷的时候,布丁更是感觉到了自己能力的局限性。

作为一个天赋平平、缺乏经验的萌新作者,布丁没法像很多大神一样,脑子里只要有了灵感,就能提起笔来直接开写,还能写出一個灵性十足的故事。

布丁必须得有大纲,有详尽的细纲,提前想好自己每一章要写什么,才能流畅地写下去,否则就会进入卡文状态,枯坐一整天都憋不出几个字。

虽然有些时候也会冒出点灵感,写出一点些意料之外的情节,但是在大框架上,是不能有太大偏差的。

只可惜,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布丁就犯了“中途改大纲”这样的大错误,导致一段时间内,文思枯竭,剧情推不下去,写得很痛苦。

按照原大纲的构思,在第一卷的末尾,驱魔司向沂山进军,会被雪女的冰雪生物大军阻拦。

驱魔司修士以为雪女对他们怀有敌意。

但实际上,雪女人性尚存,她只是想阻止他们进入沂山因为空玄散人在沂山搞事情,进去必死无疑。

顾旭会在黑色祭坛旁边遇到雪女。

雪女很馋他的灵魂,但她心中的人性,以及“陆氏凶宅”那段记忆,让她压制住了本能的冲动。

她与顾旭通过“惊鸿笔”沟通,开始合作。

因为“惊鸿笔”是九境强者留下的“名器”,两人通过“惊鸿笔”进行的神识交流,是不会被空玄散人发现的。

顾旭通过雪女,了解到了空玄散人的阴谋。

然后,为了对付空玄散人,也为了寻求自我救赎,雪女燃烧了自己的灵魂,给顾旭争取了破局的时间。

但她并没有彻底死去,而是变成了“惊鸿笔”新的器灵,随顾旭一起来到京城。

没错,就像在之前单章里说的那样,在原大纲里,女主是雪女。

毕竟在一个“人与鬼同为囚徒”的世界观里,女主如果是鬼的话,写出来会更有意思一点。

时小寒则是一个偏气氛组的女配,定位是“新手村任务搭档”。

按照最初的设想,陈济生会在第一卷结尾不幸战死,成为主角破境的契机。

时小寒则会继承他的“无愧剑”。

她会发现剑上刻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几个字,明白“侠”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救济苍生”的精神。

经过这件事情后,她会变得成熟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侠,留在青州,守护家园。

这些内容,大家应该可以在第一卷里找到不少伏笔的。

但那时候,因为自己一时心软,没舍得给陈济生发便当。

因为一时冲动,又受到评论的影响,就把女主从雪女改成了时小寒。

毕竟布丁是个萌新作者,又是第一次写百万字以上长篇,没有太多的自信,对自己写的好不好,是没有概念的。

看到一个角色呼声很高,点赞很多,就觉得自己可能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受欢迎的角色,就会忍不住给她加戏。

可实际上,从故事整体考虑,一个角色是否出彩,是否有魅力,并非取决于她的戏份有多少,而是取决于她在剧情中发挥的作用,取决于矛盾冲突中的成长与变化。

有些时候,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暂时性地退场,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要胜过一直跟在主角的身边,变成一个对剧情没有推动作用的花瓶。

在改动大纲之后,我删掉了第一卷末尾大量雪女的剧情,并让时小寒去了黑色祭坛,然后跟着顾旭去了洛京城。

当时感觉写的问题不大。

但现在回想,若按照原大纲来写,应该会更好一些雪女的自我救赎、时小寒的成长线、陈济生的精神传承都能体现出来。

如果说,改动大纲对第一卷造成的影响,是让它“不够完美”;那么对第二卷前期造成的影响,就有些“灾难性”了。

因为最早对时小寒的定位是“新手村女配”,所以比起大部分仙侠文的女主,她的天赋、实力、家世都比较普通,也不像陆诗遥、赵嫣那样,身上有很多故事,能够引出不少可写的剧情支线。

像“妖神之体”这样的设定,都是后面补的。

因此,当她跟主角一起来到京城后,我发现除了卖萌和撒狗粮外,她基本很难在主线剧情中发挥出作用。

当时,我的思维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女主要有女主的戏份”、“高人气角色要多出场,才能稳定追读”。

为了让时小寒在这天才云集的京城有表现机会,我临时构思了“元宵擂台赛”的剧情;为了弥补她的先天不足、让她能够跟得上主角的步伐,我又增加了“龙门书院”这个原大纲里没有的势力,给她找了个师父。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