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上陡下缓的山谷中,有千数名胡卒据守于此。
此处坡谷土层松散,凡有人马踩踏、砂石便簌簌剥落,堆积在谷地中。经年累月下,便形成这一道宽达几十丈、上陡下缓的坡谷。
底部虽缓,但坡度也并不利于骑兵的冲击,而且松散的土层也不适合攀爬借力,唯从谷隘底部才能进入。
当夏州人马绕行白于山东麓、突然出现在稽胡人马背后发起进攻时,稽胡人马交战未久很快就发生了溃散,开始慌不择路的向各方逃窜。
白于山中沟壑纵横、地势复杂多变,有的胡卒直接撞进了死路中、束手待毙,有的运气不错,能够在曲曲绕绕中找到活路。
这一支稽胡人马便属于后者,兜兜绕绕间竟然一路逃到了白于山的外围,只要冲上谷后那一道陂梁,便完全离开了这沟岭范围,荒野任驰骋,再想围追下来便极为困难。
谷口一路追兵仍然紧追不舍,但这些求生意志甚坚的稽胡卒众这时候也斗志激扬,几次打退了追兵的进攻,且战且退,已经退到了山谷中段,脱困有望。
“下马,射杀这些贼卒”
游走各处督查战场的宇贵来到这里,地势战况略作察望,便下令说道。
旁边的李泰闻言后则有些不解,此间地形蹊跷,除非在谷口列阵向内推进,否则其他各处都距离核心战场很远,并不是一个适合弓手发挥的好地方。
他这里还没来得及质疑,宇贵身后那百余劲卒便纷纷下马,冲上那陡峭的坡岭,各从身后硕大皮囊中抽出长弓,压弓定弦然后便引弓向下射去,弓身震鸣声嘣嘣作响,失出如电,穿透虚空,眨眼间便射杀距离很远的几十名胡卒。
李泰眼见这一幕,不免也瞪大两眼,这些精卒们所用劲弓,起码在五石以上
南北朝计重较后世为轻,弓力石数也大于其他朝代。像以勇勐着称的名将羊侃,所用弓至二十石,马上用六石弓,臂力冠绝一时。
但历朝将领用弓都没有这样夸张的石数,关键还是在于计量标准本就不同,若进行跨时代的对比,这个石数需要折半或者更多。
李泰部曲配弓多是两石制式,兼顾步骑作战。稽胡士卒配弓多在一石半乃至更低,是以骑射为主的轻便小弓。彼此无论是射程还是失力,已经有了比较显着的差距。
更强劲的弓,李泰也能用,力开三石骑射作战的时候,负担已经比较大,严重影响腰背的稳定性。平地开弓可达四石,准头上就会降低。
当然现在他还是一个半大小子,体格和力量还没有达到巅峰,仍有成长的空间。但终其一生,估计也难望羊侃那种勐将项背,毕竟天赋这种东西不是努力能追上的。
平地开弓五石者,他部曲中朱勐等寥寥几人也能做到,但大多数时候是用不到如此劲弓。毕竟实际的战斗中,个体再强,缺乏群体的配合,所能发挥的效果也是有限,除非能一箭射死敌方主将。
所以当看到宇贵这百余部曲居然人人都能开五石弓,李泰惊讶之余,口水险些都要流下来,也不由得感慨,真正的豪强军头那可不是单纯的人马够数这么简单
没有基础便谈不上数量,万人大军中只怕都挑不出上百名臂力足够雄壮的勇士,而且必然也配合着成熟系统的训练方法不计成本的进行投入,才能训练出这样一支数量可观的劲弓队伍。
在东夏州境内纵横多日,李泰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其实已经有点小觑豪强了就稽胡这种组织力和战斗力,至于让人愁的抓破头皮可见北境这些豪强们也是马马虎虎。
可在见到宇贵这支精锐人马出手后,他心中那些许轻视顿时荡然无存,这些北境老
钱们能在此境立足多年,也真是各自都有看家的本领,实在不容小觑。
怪不得宇泰都要对宇贵以宗亲待之、极力拉拢,也不只是彼此同姓那么简单。只看这一支精锐小队,就可推想宇贵家族在夏州的势力之雄大。
有了这一支劲弓小队加入战斗,谷地中的稽胡士卒们顿时混乱起来,他们之所以斗志高涨,除了求生心热,还在于地形上的优势。可现在别人数百步外便能将他们轻松射杀,继续留在这里只会沦为活靶子
当谷中稽胡队伍发生混乱时,谷口中的追兵也顺势攻入,很快便将这一支稽胡队伍冲杀溃败。
败卒们很快便被引出,驱赶进了一处陡壁环绕的山谷中,这里聚拢到的败卒已经有了三千多人,乌央乌央的填满山谷。
整个白于山麓中,战斗仍在继续,主要是夏州人马在厮杀,稽胡部伍则四处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