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各行祖师03(1 / 2)

该卖哪去

刘彻心中发凉,他没想到也想不出后世竟然是这样发展。

中土即便风云更迭,但其影响力仍旧不俗。

依天幕泄出的先机,后朝中土内乱,西域等国仍然心慕长安,而后世却如此惨烈。

等等,他敏锐察觉一丝不对,鹰国变化如此剧烈,难道大清不知吗

群臣面面相觑,他大汉后来可是连罗马国事风俗都有所了解,鹰国即便地理遥远,也当有只言片语被大清所知,从而对其防范才是。

怎么处处透着奇怪

霍去病神情露出几分听不明白的疑惑“大清是大统一帝国吧”

张汤接过话猜测“或许大清武力不及大唐”

这话他自己都不信,大帝国武力不行如何镇守边疆

可是也解释不通为何大清面对世界变幻,为何要无动于衷

难道外面变化威胁到大清统治

十九世纪全球有三大帝国,分别是印度莫卧儿帝国、中东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国祚600年及我们大清;

莫卧儿帝国被英国瓦解后,奥斯曼帝国随即被英国、大熊国、德国分头侵略瓦解,他们沾着血的棉布又该卖给谁呢

秦始皇a刘彻a李世民a朱元璋眼皮猛跳国祚六百年却被英国瓦解

怎么做到国祚如此绵长

随即抚额苦笑,后世英国做法完全推翻了他们认知,回想下只觉毛骨悚然。

原以为后人此次讲述会不痛不痒,没想到一张口就带着血腥气,让人隔着天幕都感到英国的森森恶意。

程咬金忍不住一脚踹开小案几,勉强平复下心中沸腾的怒意“泱泱大国为何打不过对方”

难道是大清刀剑不利

李世民望向天幕的神情,既震惊又迟疑或许是大清、西方武器有变

天幕展示的各类强大武力,不是凭空出现,而是经过不断改进而成。

如唐刀前身是大汉环首刀,为了更好适应大唐战事而改。

那么后世的长杆杆呢它何时出现的

李世民指腹摩挲蓦定道“元明清,清完后是后人时代。”

房玄龄补充道“所以后人提及那段历史才会情绪激动,对图书馆管理员甚为推崇”

也是因为被英国试图裂土,所以对大统一有极深的执念

君臣对视后齐齐叹息,后人与他们同为血脉之源,他们心痛后世遭遇,却毫无能力改变后世局势。

“不”李世民打断群臣低沉心绪,朗声助气“神迹降临,就是为了让我等弥补遗憾,查缺遗漏。”

今大唐改不了后世历史,但能影响后世历史。

诸卿,这是上帝赋予大唐的使命,需诸位与朕共同着力

杜如晦等人起身理正衣冠,神情肃穆地起身下拜“

臣愿随陛下着力后世,不负大唐使命”

开关战争以前,大清对国外的海上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英国最初用棉花种作为与大清友好贸易的开端。

接着工业化的棉布及牙片紧跟而上,其倾销数额逐年增长

1829年棉布进关数九十一万匹;

1831年棉布进关数一百七余万匹;

1835年棉布进关数一千三百伍十余万匹;

1839年棉布进关数二千伍佰六十七万匹;

巨大的棉布数量击垮大清的社会结构dashdash小农经济;

棉布纺织自明起是朝廷也是华夏家庭的重要经济支柱,在英国量产棉布时大清的纺织业还是按传统进行,怎么打得过工业化

工业化指机械

朱棣认真记下三字,天幕的讲述他听得并不是很懂,但不妨碍他先记下再琢磨。

机械

他突然想起军中火铳,后世的武器是不是也是工业化

否则朝廷武器军需,根本撑不住后世战争消耗。

纺织业他不了解,但是军中武器他懂啊

如果能把武器工业化,那他大明hei想到这朱棣的心顿时火热起来hei

按科学技术看,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纺织机器是30-35年就会大更新一次。

而华夏到1937年时全国还剩七百万架传统织机,与机械产量相比,产出值是天壤之别

天幕苦笑;大清不愿参与世界剧变,只想关门过自己的日子,但垂涎的土匪会让你岁月静好吗

清廷是朝巅峰,没有擅政的权臣、外戚,及争权的宗室和跋扈的藩镇。

国土面积在历代中排名第三,是疆域辽阔的帝国。

如果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它会沿袭着历朝的路继续前进

建国dashdash盛世dashdash土地兼并dashdash农民起义dashdash皇位换人;

要么建国dashdash盛世dashdash朝政内乱dashdash权臣篡位dashdash皇位换人;

朝代不断更迭轮回,不断重复着他们最熟悉的政治规则

听到天幕直白地把王朝更迭说得如此随意,历代君臣脸色极为难看,正准备称帝的袁术冷笑后人倒是大胆,可惜不知道什么是祸从口出。”

这些后人胆大妄为,肆意评判前人,语言毫无尊重。

若不是他半阖下眼,汉家气数已尽,合该他运天时而生代天牧民才是。

他袁术有天命,怎么会是逆臣贼子

心中愤懑的袁术随手抓起酒壶向天幕掷去,上好的瓷酒壶砸在地上碎成一片,而天幕仍在继续讲述。

秦始皇僵着一张脸听着天幕讲述,他大秦是史上首个帝国。

还未传代就要面对最后帝国的末路。

就很复杂,说不出的感受。

半垂眼眸思索为何帝国打破不了灭国的枷锁

后人有答案吗

偏偏外力打破了维系两千多年的帝制,大清想要固守自己利益闭关锁国。

但天地已变,世界中心不再是华夏,自身的武力值也保证不了边疆国门安全。

战争强行砸开了清廷国门,洋货开始肆意绞杀本土产品。

洋货倾销得最多的是牙片和棉布,其价值分别占总进口的552和20

朱元璋臀部挪动半晌,才迟疑道出心中疑惑“标儿,你说咱大明的西边,他们在干什么”

发展成什么样了有没有那什么机器

他仔细在心中琢磨过,未来清代大明,但神迹降临后大明定不会给大秦取代的机会。

那么大清面对的棘手问题,就需要老朱来家解决。

朱标苦笑着摇头,天幕消息太过骇然,即使之前他们多有猜测,可是未确认帝制无继下,谁也不愿触及这个敏感的话题。

朱元璋虎目环视殿内其他皇子“你们说说”

朱棣率先道“陛下先前讲我大明也可以习西方,儿臣认同陛下的话,东向西学”

工业化vs手工业,结果定然是手工业溃败。

华夏固有的小农经济社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大清国力倒退如流水,到光绪二十一年时棉花进口已经压过牙片,成为列强倾销物品之冠。

在列强的炮火下,同治十三年起咱们的生丝、茶及豆类的大宗出口量开始减少。

到了光绪二十五年,茶丝豆三类出口收入,加起来都抵不上向列强买棉布的支出。

到民国时期,丝绸、豆类、茶叶、药材、煤油等十余种产品出口额加起来,才勉强跟进口棉花的支出平等

民生被捏到他人手里啊

武则天抬手揉了揉眉心,脸色微微不好,后世除了棉花需要进货外,那其他物品呢

后世朝廷税收还能支撑朝廷运转吗

天幕声音发沉战争后的第五十年,朝廷终于出面开办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此厂是1878年四川一彭姓官员提议开厂应对洋货,郑应观等人积极谋划筹办,经李鸿章准许后,于1890年正式开产。

这时棉花早已成为全球主流商品,深度绑定民生经济,大清极为依赖进口,但清廷能设厂织布,也是有正面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