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 各行祖师ac(2 / 2)

穿过茫茫大海,到达未知的地界,这是怎样的勇气

临摹完航行路线,长孙无忌放下笔苦笑“若是我,我不会出海浪迹海上。”

哪怕他快要活不下去也不会走向未知的海洋。

漂浮在海上让人产生莫名的恐惧,怕那天藏身海上不能魂归故里。

不得不说西方勇气可嘉

李世民看着麦哲伦船队因缺粮发生动乱,因当地人阻拦不得不改变航向甚至连自己都因航行而付出生命只觉得佩服不已。

见到麦哲伦船队安全地穿过大片海洋,把它取名为太平洋时,讷讷道“太平平平安安是个好名字”

大航海堪称人类历史新篇章,它给印第安等文明带来空前的浩劫,但它绝对称的是人类文明不屈的赞歌。

航海于海上,除了要面临物资缺乏,败血病等疾病侵扰外,还要面对自然的威力及海盗的袭击,以及克服自我内心的恐惧。

要知道麦哲伦船队出发时有280人,平安回国的人仅有18人,可见死亡率之高

文彦博冷哼“西方带给印第安人的岂止是浩劫”

千万条人命落在后人嘴里就只剩下几句轻飘飘的话

后人未免太过假仁假义

事实上西方船只到大航海时,都比不过华夏船只。

当时欧洲帆船长2030米,可载人数百人以下,还比不上秦汉时期的海船

秦始皇a刘彻a李世民a朱元璋再次僵脸别说了,朕知道西方肯定又超过华夏了

秦始皇时徐福带三千童子寻找仙药,汉武帝时期造楼船出海寻仙,顺便击敌让大汉开疆拓土

秦始皇a刘彻后人能不能别提求仙

东晋时期民间海船能载三百人,到唐代船只可载七百余人。

元朝时期大船可载千人,要知道泰坦尼克号可载人数也只有三四千而已。

不过元时就有航海家探索海洋,航海家汪大渊从泉州出发,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等地,横渡地中海回到埃及,经过红海到索马里等地,从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最后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整个航行过程历时5年。

后来应吴鉴邀约,汪大渊远航非洲,足迹止于大西洋,堪称当时壮举

忽必烈震惊汪大渊是谁航行时间比麦哲伦还长两年

明朝史料上记载航行最远的是郑和,他受朱棣命令七次下西洋,所乘船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船长44丈、宽18丈,可容纳1000余人。

当时南下的船队也是世界最大的船队,62艘船只随行人员共有27000余人,浩浩

荡荡重走唐宋贸易路线

朱棣身旁的郑和猛地抬起头他出海成功了还下西洋七次

他的贱名还被后人提及他神情激动地下跪伏首“臣不负陛下圣恩”

朱棣心情甚好地扶起他“明岁下西洋你得做到更好才是。”

“是”

听见大明未来,朱棣微微松了口气,派郑和下西洋是个正确的决定。

郑和下西洋路线第一次到达斯里兰卡。

第二次增加到达地文莱、印度尼西亚,从终点斯里兰卡返回;

第三次经过柬埔寨、马来西亚到达阿拉伯半岛;

第四次经过阿拉伯半岛到达非洲索马里和坦桑尼亚;

第六次从非洲索马里横穿印度洋回国;

朱元璋等人齐刷刷地回望朱棣你小子竟有如此瞻前眼光

朱棣他怎么知道未来自己怎么想的

可惜后来大明封关禁海,华夏官方航海技术停滞。

为什么官方技术停滞

因为各阶层沾不到贸易利润,于是忽悠皇帝封关禁海,他们好走私独占贸易利润啊

知道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赚了多少吗

黄金七十二万七千四百余两,白银一千二百七十六万四百余两,还不包含胡椒苏木奇珍异宝等实物价值。

而郑和拿什么去买他国的东西

大明宝钞不值钱的纸币

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攻占交趾、迁都北京、修京杭运河等等支出从哪来

就是从朝廷朝贡系统的贸易而来。

没这个利润,百姓会加重多少负担

民间明

沿海商人及某些士大夫脸色铁青,万万没想天幕竟然将贸易走私道了出来,他们每年花费无数银子让朝中官员阻止天子南下开海禁,就为了走私利润。

现在他们该怎么办

而活不下去的大明百姓却抓住了仙人重点海外很赚钱,朝廷赚了钱就不压榨他们,他们一家就能活下去

甚少关心朝廷大事的百姓们互问陛下可开海禁赚钱

没有

肯定是那些贪官不做人,欺瞒了皇上,才让咱们越过越难

对,就是那些贪官横行,要不是他们俺幺儿也不会病了没钱医治。

有激进的百姓奋力呐喊杀贪官杀贪官

一时间大明各地风云咋起,直奔当地官员豪强。

不管明清因何原因禁海,反正咱们在大航海时代没沾到一丝红利,甚至还落后于人。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咱们不想让子孙重复我们曾经的苦难,所以我们拼了命研究载人航天和探测火星,就为了后世子孙不落后星际时代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