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山水之祖郦道元(1 / 2)

读郦道元的《水经注》,我们仿佛置身三峡四时景色之中。

通过那些用水墨丹青描摹绘就的景物,让我们看到郦道元卓越的文学天赋。

他是一位文学家,然而郦道元还是一位浩然正气刚正不阿的官员。

郦道元的一生,是追求真理与正义的一生,也是与权贵斗争到底的一生。

他虽然未能逃脱权斗的漩涡,但他的《水经注》却永远留在了人间,成为后世研究地理的重要资料。

“郦道元,字善长,游记文学的开创者。”

“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郦范为青州刺史。”

“终其一生,四处游历,命途多舛,仕途坎坷。”

“一部水经注,留存千百年,为官忠正直,命终丧黄泉。”

“因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又是助北魏征南将军慕容白曜攻打南宋顺利拿下山东的青州刺史。”

“郦道元并没有如寒门学子那般,依附世族靠其举荐进入官场。”

“而是在父亲郦范逝世后,承袭其永宁侯爵位,由此步入仕途。”

“虽依惯例降爵为伯,但仍有爵位加身。”

“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郦道元被任命为尚书郎,伴皇帝左右处理政务。””

“太和十八年,郦道元随北魏孝文帝外出巡视北方。”

“因其执法严明、为官清正,而深受御史中尉李彪的赏识。”

“随之李彪将郦道元推荐给朝廷,郦道元因此由太傅擢治书侍御史。”

“然而好景不长,担任御史中尉的李彪因严格履行检察官职责,而为京城权贵而不容。”

“太和二十二年,趁孝文帝率军亲征攻打南朝。”

“留守洛阳的汉人权贵联合鲜卑贵族,向刚刚复建的御史台发起清剿。”

“李彪也被李冲拘捕弹劾,被罢除官职。”

“刚就任治书侍御史四年的郦道元,也因此免职。”

“宣武帝景明年间,郦道元被下放到冀州任冀州镇东府长史。”

“为官三年,郦道元为政清明,执法必严。”

“采取严酷手段,惩治奸盗,使得奸邪贼人纷纷出逃。”

“所管之地,百姓安居,不受奸贼侵扰。”

“郦道元也因此传播了威名,使冀州百姓敬重,奸匪盗贼敬畏。”

“永平元年,郦道元又调任鲁阳郡太守。”

“因鲁阳为南部边境地区,从未设立学校。”

“郦道元为推崇教育,以此教化乡民百姓,而向朝廷上表建立学校。”

“提高鲁阳地区百姓的文化教养,为边境地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延昌年间,郦道元任职东荆州刺史,期间为政威猛严酷,如在冀州。”

“因此受到当地蛮人的极度不满,并向宣武帝告状。”

“请求前任刺史寇祖礼回东荆复任,后又在回京途中因犯事而被罢官。”

“直到孝明帝正光五年得以起复,任职河南尹,治理京城洛阳。”

“同年,北方鲜卑贵族与戍卒因待遇下降而发动六镇起义。”

“北魏多次派兵镇压,仍相持不下,在位的孝明帝决定采取怀柔政策。”

“并令刚得以复的郦道元为持节兼黄门侍郎,急速赶往北方各镇,行军边塞。”

“因其平边疆叛乱,被提拔为御史中尉。”

“从任御史中尉到被下放为冀州长史,又到调任为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

“后起复为河南尹,行军边塞,被提拔为御史中尉。”

“郦道元的仕途可算是坎坷不平,但他却在这坎坷的仕途之中,留下了专属于他的别样光采。”

陈子昂:足迹遍及半个中国,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

郦道元生在孝文帝时代,出生在高碑店市和平办事处栗各庄村一个官宦世家。

他年轻时就才华出众,而且胸怀大志,很得孝文帝的赏识,20岁左右他便已步入仕途。

他一生担任过多种官职,坎坷曲折。

但是有一点,为北魏的强盛和统一大业,他从来没有退缩过。

少年时代的郦道元就喜爱游览,后来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

每到一处,他除了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的勘察水流地势。

了解沿岸的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们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渐渐地,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籍《水经》对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于是亲自给《水经》作了注解。

郦道元作为北魏政权的官吏,为了江山社稷,他任劳任怨。

同时,他更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一个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治学严谨,为撰写《水经注》,可谓是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搜集的资料之多,不可胜计。

仅《水经注》所引的图书,就有436种。

包涵了经书、历史、地理、地图、方志、传记、诗赋、书信、辞书等所有的古代文献资料。

为了写好《水经注》,他还进行了许多野外考察,他称自已的考察为访读搜渠。

此外他还搜集了大量的民间歌谣、金石碑刻、谚语,仅所引的金石碑刻就有350种左右。

许多久已失传的著作,因为被《水经注》引用才为今天所知。

郦道元的《水经注》所收河流达1252条,记载有动物100多种。

植物140多种,湖泊500多个,泉水几百处,峪谷将近300处。

滩漱更多,仅《浙江水注》一篇就有60多处,全书记载的瀑布也有60多处。

农业生产方面不仅记载了耕作制度、屯田、垦地等等内容,还记载了破、湖、渠、堤、塘、水门等十几种水利工程。

郦道元的一生虽然曲折坎坷,但也十分的精彩,始于水也终于水。

“少年时期的郦道元,随其父郦范四处游历。”

“在父亲的影响与带领下,郦道元对自然地理产生着浓厚的兴趣。”

“十几岁时,郦道元与父亲游历山东。”

“经常与朋友同行到有山有水的自然中游览,考察河流。”

“在考察之中,那奔流不息的河水激起朵朵水花、铿锵有力的水声回荡在川谷之中。”

“美丽动听的河流,让郦道元陶醉其中,对地理的兴趣也愈加浓厚。”

“游历期间,书籍常伴郦道元左右,成为他不可舍弃的重要部分。”

“他勤奋好学,读过很多奇书,关于地理记述的书籍。”

“郦道元更是几乎都有读过,对待读书,也是极为认真。”

“每一个疑问都力求弄明白弄透彻,对不同书中同一问题却记述不同的。”

“郦道元更是究其原因,探其根本。”

“日积月累,量变达到质变,大量而有质量的阅读。”

“让郦道元拥有了渊博的学识,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

“但当时的古代地理书籍,不是过于芜杂就是记述不够详备。”

“虽专门记述河流,却并不具备除河流以外的其他地理知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情况也随之发生着改变。”

“部族会迁徙、地名会变更、河流会改道、城镇村庄也会有兴衰。”

“古代流传下来的关于地理的书籍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基于需要和对地理的浓厚兴趣,罢官期间的郦道元开始了他的著书之路。”

“为获得真实的地理信息著《水经注》,郦道元长期进行实地考察、寻访历史古迹。”

“他的迹遍布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内蒙古、江苏等地。”

“每到一地,郦道元都留心观察当地的水流地势、走寻探访当地的物产民俗、风土人情、历史兴衰、历史古迹以及流传的神话传说。”

“并认真研究分析、大量引进历史文献,倾尽毕生心血,《水经注》得以现世。”

“在地理方面,这部被称为中国古代最系统、最全面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不仅详细记载了大大小小一千多条河流的历史遗迹、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

“还广泛涉及每条河流流域内的地质地貌、自然气候、风土民情、历史兴衰等其他自然现象。”

“还收录了许多民谣与谚语方言,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撰写《水经注》的过程中,郦道元对于实地考察所见的石刻碑文,将部分进行存录,并大量引进历史文献、资料。”

“而这些大多都是已经在历史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传已久的,《水经注》也成为了研究中国文明发展历史的极为宝贵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