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这次真的大不一样
这种变化非常的难以形容,与之前那些类似暖流在大脑中流过的感觉并不相同,更像是大脑中的细胞在激烈的进行碰撞的感觉。
这种奇特的感觉,让宁晨一时之间甚至无法进行问题的思考,不得不停止一切工作,静静的等待这种感觉结束。
好在宁晨现在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独处,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打扰,否则如果有人看到宁晨现在的样子,说不定会吓得赶紧叫120呢。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的时间,宁晨终于觉得这种感觉没有那么的强烈了,自己的大脑也逐渐恢复了之前的状态。
“这是生物计算机的改造快要结束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宁晨来到了镜子前面,想要查看一下镜子中的自己是否有什么变化。
宁晨有些担心,经过生物计算机改造后的自己,是否还算是一个人类,会不会像电影超体中的女主角一样长,成为一个神灵一般的存在。
但当宁晨看清镜子中自己的模样之后,宁晨意识到还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自己并没有任何的变化,还是那个如假包换的宁晨。
“新的计算机看来现在我的大脑,已经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计算机了”
当宁晨随便思考起一些理科问题,很快便察觉出了自己大脑的区别。
虽然在进行生物计算机改造之前,宁晨也向小智借用过自己的大脑算力,但毕竟那個时候,宁晨的大脑还没有上升到计算机的范畴,小智能够使用到的算力是非常有限的。
果然,在小智与宁晨的大脑计算机进行交互之后,使用各项技能的效果,都要比之前强出了许多。
但现在,宁晨只觉得,自己在计算速度上,并不会弱于计算机,至少已经达到了普通计算机的计算水准。
而现在,宁晨的大脑已经实现了质的进化,甚至比普通的个人计算机还要更加的强大。
特别是模型化处理的能力,几乎已经达到了大脑模拟的逼真程度,比之前的提升都不止一个档次。
这种提升是非常的显而易见的,虽然宁晨之前的计算速度就已经非常的快了,但还是停留在人类能力的层面上,完全无法与计算机去相提并论。
紧接着,宁晨的大脑便与小智实现了连接,理论上,小智可以使用宁晨大脑生物计算机的算力,来帮助自己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
也就只有量子计算机这种级别的计算机,能够在一些情况下,对宁晨一些帮助了。
稍稍松了一口气,宁晨将注意力集中在大脑上,感受着自己的变化。
兴奋之中,宁晨便测试了改造后的自己,与小智进行交互的效果。
“我的计算速度好像比之前快出了不少。难道,这就是生物计算机技术的神奇之处”
这种能力是非常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这代表着在很多场合,宁晨已经不需要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直接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平时小智虽然有些喜欢奉承自己,但除了闲聊之外,小智的各种评判还是非常的严肃客观的。
“好的,小智,现在就与我们大脑计算机,构成交互通道吧。”
就在宁晨思考着这些问题的时候,突然收到了来自于小智的消息提升。
报告主人,小智已检测到附近存在新的计算机,是否与小智构成交互通道
能被小智判定成为计算机,足以说明宁晨大脑的生物计算机改造,已经圆满的成功了。
听到小智突如其来的报告,宁晨稍稍愣了一下之后,嘴角不禁涌现出了笑意。
甚至在一些细节上面,自己的大脑计算机都要比量子计算机处理得更好,因为小智的很多能力,并不只是单纯的依赖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要求。
在这些方面上,生物计算机拥有着量子计算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更加准确的对一切事物进行着模拟,特别是具有生命的生物。
“原来如此我好像开始理解不同种类计算机的优势与劣势了。”宁晨心说道。
量子计算机,更擅长纯计算类的问题,拥有着已知的最高计算速度。
而生物计算机,虽然在计算速度上比量子计算机弱出很多,但综合能力却很强,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要比量子计算机更加的好用。
想通了这些之后,宁晨终于明白,未来计算机的终极答案可能不止一个,而是倾向于多种类计算机协调工作的结果。
“看来之后我对量子计算机的依赖,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即使来到星辰科技量子云网络所无法覆盖的地方,我也可以放心的使用小智的能力了。”
当时在月球上,因为网络的限制,宁晨对于月球的探索还是非常浅显的。
如果下次有机会再次来到月球,宁晨一定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大大增加对月球的探索程度。
这个时候,宁晨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在脑海中召唤出了系统界面,查看了起来。
看到系统背包界面那个空出来的格子,宁晨还是觉得有些失望。
“果然这个生物计算机技术,并不是一个常规意义下的技术,而只是一个一次性的物品罢了。还好之前我没有拿它去在别的生物上面进行测试,否则的话,就白白浪费这个机会了。”
甚至当宁晨细想起来,才意识到事情还不止之前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要是宁晨真的制造出了另外一个“生物计算机”,那么将引起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经过改造后的智慧生物,甚至比绝大多数人类还要聪明许多。
想要避免失控的情况出现,只能将这个生物计算机囚禁起来,甚至不得不将它扼杀在摇篮里。
“哎这样的话,就很难对这项生物计算机技术进行复制了。也不知道,之后我能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到一些这项技术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