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第174章 这是什么铳?给四哥玩玩!(1 / 2)

第174章这是什么铳?给四哥玩玩!

朱元璋批了几个奏章。

忽然想起了什么。

抬起头来。

看到朱樉、朱棣、朱檀三人正向殿外走去。

“檀儿,咱忘了问你,那50万石粮食,现在到哪儿了?”

朱元璋也知道,这么多粮食,不一定能跟朱檀一样快运到。

首先就是运力的速度本就慢,再加上筹集粮草还需要时间。

不过,朱元璋之所以将这件事安排给朱檀,也是因为他那个红颜知己吴婉儿家就是山东最大的粮行!

其实,在跟鲁商盐行合作之后,吴家为了活取盐引,更是全国各地收粮、囤地,在晋商没落后,已经成了大明第一大粮行。

所以,50万石粮草对于其他人来说很难,但对于朱檀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才对。

另一边。

朱樉和朱棣听到朱元璋的话忍不住面面相觑。

朱樉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父皇宠十弟呢,一口气就给派了50万石粮食的任务!

从山东运过来,怕是得花掉40万两银子了!

自己忽然就不怎么眼红了。

朱棣也是哑然失笑。

一次就给朝廷运了50万石军粮,基本上解决了明军北伐初期所需要的全部粮草。

十弟可真能干啊!

也难怪他能张扬跋扈了,哪怕纵情享乐又怎么了,给朝廷花了那么多银子,自己享受享受不是理所应当吗?

自己劝他属实是有点多余。

父皇就会一直站在他这边的。

朱檀听到老朱的话却摇了摇头,笑道:“回父皇,粮草尚未运到。”

朱元璋微微皱眉道:“哦?没运到?可是因为缺银子?还是缺粮?”

随后叹口气,道:“没运到应该早点告诉咱!你这不是耽误军机吗?还好咱在九边囤了不少粮,倒也不是非要用你的不可!”

朱檀笑道:“粮草还在路上,孩儿想着走陆运,这么多粮,损耗太大,索性都走海运了!鲁王卫也都跟着上了船,应该这两三日内便到了!”

朱元璋愣了愣,皱眉道:“海运?伱胆子有点太大了吧?遇到风浪怎么办?若是遇到倭寇又怎么办?你的鲁王卫会海战吗?”

朱檀笑道:“遇到倭寇更好,顺手剿了!只是儿臣估计他们不敢来!

至于风浪

父皇,其实前朝每年也都用海运,每年从南方运粮到北平,一年的损耗还不足半成,实在是微不足道,儿臣这次用的都是能运万石粮食的大船,更是不用担心风浪问题!反倒是漕运、陆运消耗更大!50万石粮,海运折算一下,成本也就是一万石左右。

但陆运的话,估计就要二十万石损耗了!漕运.”

朱檀笑了笑。

如今北平又不是京城,没那么多人口,也没有那么大的粮食需求,元朝时候很通畅的京杭大运河,如今又淤积了不少。

很多航段已经不能走了。

朱元璋倒也清楚,又问道:“那海运的速度跟陆运比又如何?”

朱檀笑道:“自然是海运快了!海运可以昼夜不停,陆运可做不到!而且那么多民夫壮丁耽误日久,跟海运的效率是比不了的!

这些粮食过几日便会卸在海津府(今天津)的码头上,到时候再转陆运送过来,父皇放心便是!”

朱元璋脸上这才露出笑脸。

原本,他是对朱檀用海运省钱有些不满的。

毕竟,军国大事,一刻也耽误不得,如果朱檀爱惜银子,在朱元璋看来,还是格局小了。

如今看来,海运不但快,还便宜。

那就没什么好说了。

只能说这小子,真能干啊!

朱元璋看看不远处。

朱樉和朱棣正向自己这边张望,皱眉哼道:“看什么看!没事多跟你们十弟学学!一个个身为兄长,好意思被弟弟比下去么?

这一次北伐,谁表现好,咱也给他亲王双俸!”

朱棣叹口气。

自己自小跟岳父徐达学的是打仗啊,哪懂这些东西!

朱樉更是满脸无奈。

其实自己也挺能搞钱的,如果不考虑藩地内老百姓的死活的话

不过,到底是不如老十啊!

七八日后。

如今的北平城中。

尽管春节的热闹已过,但寒冷的气候依旧牢牢抓住这座城市。春寒料峭的气息中,街道两旁的柳树只是勉强吐出了几点嫩绿,仿佛在冰冷的空气中颤抖。

早晨,薄雾缭绕,遮蔽了远处的山峦,使得整个城市仿佛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下。

行人们穿着厚重的棉衣,领口紧闭,脚踏着沉重的棉鞋匆匆而行,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为抵御寒冷而紧绷的表情。

不时有商贩推着木轮车,车上堆满了柴火和炭,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为的是供应给每家每户驱赶严寒。

在市场的一角,热气腾腾的食摊前,几名顾客围坐着,双手紧握着热腾腾的羊肉串或是炖汤,试图从中汲取一丝暖意。

偶尔,从巷子深处传来孩童的欢笑声,他们不畏寒冷,脸颊红扑扑的,追逐打闹,为这寒冷的初春增添了几分生气。

北平城中,虽然春节的灯笼还挂在高门大户的门口,但已经失去了节日的热闹,只剩下风吹过时的摇曳和寂寞。

寒风吹过,带起了街角落叶的沙沙声,似乎在诉说着初春的寂寥与等待。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在这样的气候中,以各自的方式度过着明朝初年的一个又一个日子,期待着真正春暖花开的到来。

当然。

即便是这些最平凡的百姓。

也感受到了此刻北平城的不同寻常。

毕竟,此时的北平城中。

百姓只有十几万。

但来自各处的大军云集,已经林林总总不下20万了。

除了秦王,晋王,燕王,齐王,鲁王几大藩王聚在这里。

还有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等等名将。

朱檀住在朱棣为他安排的宅子里已有六七日。

这之前,这里住的是元朝丞相。

朱檀百无聊赖地走出房门。

微微叹了口气。

没有王妃在,自己这几个亿的寂寞真是无处安放!

忽然。

一阵马蹄声响起。

数十名自兖州鲁王府赶来的将士,他们骑着汗珠滚滚的骏马,似乎连夜赶路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