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大统已定(1 / 2)

汉家功业 官笙 6801 字 21天前

第108章 大统已定

太原城。

刘辩在巡城,身后跟着卢植,张辽二人。

卢植神态平静,不苟言笑。

刘辩手里拿着各处来的捷报,笑着道:“在京中时,皇甫卿家曾与朕说过,卢卿家在国政、治军、兵略上,都远胜於他,朕原本还以为皇甫卿家过谦,今日看来,皇甫卿家是说了实话了。”

卢植躬着身,道:“大司马确实过谦,在这些方面,臣远不及大司马。”

刘辩笑了笑。

卢植与皇甫嵩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卢植在平黄巾军之乱中,被是十二常侍构陷,季度落罪入狱,是皇甫嵩一再力保才保下来的。

稍稍顿了顿,刘辩又看向手里的捷报,须卜骨都侯死了,於夫罗跑回去了,孙坚、赵云与黑山军厮杀了起来,公孙瓒赶了过去。

并州基本上平定。

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善后问题。

刘辩有心将卢植调回京,协助皇甫嵩,推动军制的变革。

但并州是四乱之地,需要一个大才,甚至是全才镇守,刘辩左思右想都没找到另一个合适的人选。

刘辩一边思忖一边踱着步子,道:“朕考虑,在并州进行土地清丈,人口普查,而后重新划分田地,卿家觉得如何?”

卢植闻言,面上不动,认真思索再三,道:“陛下,若是如此,需彻底剿灭并州匪患,安定郡县,另外……大量的钱粮。”

并州年年战乱,人口外流,民生凋敝,大乱后大治,是大汉最适合变革的地方。清丈田亩,核定户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战后赈抚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刘辩沉思着,道:“这些朕都知道,不过,再苦再难也得做,总不能修修补补的一直拖延下去。”

卢植对京里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抬头看着身前的年轻陛下,默然不语。

刘辩走了一会儿,忽然回头道:“卿家,用不了多久,朝廷会派人到各郡县。另外,对於州牧,朕考虑着,当专心於政事,兵务须另有人辅佐……卿家认为如何?”

卢植瞬间就洞彻了刘辩的想法,略微思索,道:“臣认为可,但不宜太急。”

刘辩轻轻点头,卢植同意,那将并州作为变革试验田就容易的很。

他的想法很简单,不能允许州牧一人独掌军政大权,成为土皇帝。但现实是,各地州牧必须手握大权,否则压不住地方。

州牧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压制地方豪强,但不可避免的,就会形成更大的独立势力。

他那便宜老子想用老刘家的人为州牧,类似於分封,这是又重复了老路,老刘家的人同样有野心,有的想着进京坐那个位置,有的就想在本地坐那种位置。

卢植的‘不宜太急’,意思也很简单,除了需要弹压地方外,这些人已经事实上掌握权力,朝廷想要分他们的权,那就是等於自找麻烦,会进一步促使他们掌握更多权力,离独立王国更近一步。

刘辩深知这种情况,笑着与卢植低声道:“这件事,暂时不要让太多人知道,我们,就在并州悄悄推行,看看利弊,时机成熟了,再推而广之。”

“臣明白。”卢植神色不动的道。他与皇甫嵩的态度是一样的,对地方权力过大深为担心,但也反对过於激烈的动作,引起地方反弹,天下大乱。

有了卢植的支持,刘辩心里大定,抬头看向北方,道:“关於黑山军,卿家怎么看?”

落败话音一落,潘隐急匆匆上来,表情凝肃的递给刘辩一道奏本,一个字不说。

刘辩有些意外的扫了他一眼,打开看去,顿时眉头一挑。

这道奏本是荀攸来的,说了不少政事,但在末尾好似不经意的提了一句:太皇太后甚是念想陛下与渤海王,欲回京。

刘辩面色不动,笑着与卢植道:“卿家说说。”

卢植注意到了刘辩的表情,没有多问,道:“臣以为,黑山军裹挟百姓众多,又以群山峻岭相隔,强行征讨费时耗力,须以招抚为主。”

刘辩思忖着不语。

解决了董卓以及匈奴的问题,北方各州,最大的问题就是两个,一个是黄巾军,另一个就是这黑山军。

黑山军平日里好像挺老实的,但时不时就冒出来蹦躂两下,令刘辩如鲠在喉,不去不快。

但情势在这里,也令刘辩没有余力,‘顺手’将黑山军给解决了。

卢植看着刘辩的神情,两鬓发丝微动,平和的脸角出现坚毅之色,道:“陛下,凡事,过犹不及,欲速不达,还需耐心。”

刘辩听着卢植的劝说,心里长吐一口气。

他心底如明镜,这不急不行,急了也不行!

刘辩认真盘算一阵,道:“过几日,朕会派人册封於夫罗为单於。孙坚回汉中,公孙瓒……暂留在太原。其他人随朕回京,对了,卿家对曹孟德怎么看?”

卢植闻言,与刘辩对视,片刻后,道:“有大将之相。”

刘辩心里有些古怪,说起来,确实有很多人对曹操十分看好,哪怕曹操并没有什么军功,还屡屡败事。

‘这就是人格魅力?’

刘辩心里自语,但有了卢植这个台阶,他就更容易保下曹操了,微笑着道:“好。接下来的事情,朕就交给卿家了,再待一日,朕就启程回京。”

卢植抬起手,道:“陛下,钱粮一事?”

刘辩道:“十万石粮食,一万万钱,分两年给,再多,朕也拿不出来了。”

这点钱粮,对偌大的并州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还是两年的。

卢植知道国库的困窘,这肯定是超出极限的,这位年轻陛下估计还得想方设法的四处筹集。

相比於先帝贪财敛财,这位陛下深明大义的多。

卢植神情肃然,深深而拜,道:“臣谢陛下。”

刘辩摆了摆手,转头看向洛阳方向。

折腾了近两个月,又要回去了。

这时,有个士兵悄悄上来,给刘辩见礼后,在卢植身后低低私语。

刘辩没有理会,静静看着洛阳方向。

这一次回去,想必他的困境会有很大的改观吧?

那士兵走了,卢植与刘辩道:“陛下,有些急务,臣去处理一下。”

与刘辩待了几天,卢植摸清楚了这位新陛下的脾性,只要不碰底线,万事好说话。

这是一位十分有个性,又温和如玉的君王。

刘辩点点头,等他走了,又拿起荀攸的奏本,目色幽幽。

董太后要回京,必然是有什么缘故。

“是朕将刘协放出来,给了这位祖母不一样的方法吗?她有了想法,会不会还有一些人也起了心思?”

刘辩自语。

对於刘协,刘辩是希望能让他出来,帮一帮自己的,但刘协一出来,就会引出一些野心家来。

他那便宜老子当初想要废嫡立幼,给刘辩留下了一个大麻烦!

与此同时,太原郡府门前,来了一大群人。

他们见到卢植就大声厉斥。

“董卓杀害士人,使君难道坐而不视吗?”

“从昨日开始,董卓在西河郡杀了足足六百人,使君,这可是你的命令?”

“周家世代忠良,於并州、於大汉皆有功绩,而今满门屠戮,使君为陛下牧守一方,难不成就是这样治下的吗?”

“使君,我李家只逃出了我一人,倘使使君认为我有罪,就请当做处决吧!”

“我王家犯了哪条王法,莫非,你们连朝中的王公也要杀吗?!”

卢植面无表情,听着这些人叫喊。

他们都还不知道,刘辩已经到了太原城。

等这些人稍稍停了,卢植背着手,神色淡漠,道:“董卓为太尉,非我能问,若是你们有什么冤屈,本官可代为弹劾。”

众人一见卢植一推二六五,立即炸锅。

有人就要冲上前,大喝道:“卢子干,董卓在伱治下肆意屠戮士人,你就这般推脱吗?”

“陛下!”

“陛下!我们去见陛下,走,去上党见陛下!”

“我们不信,我堂堂大汉,就没有说理的地方!”

一众人要去找刘辩,但还有一不部分不肯走,与卢植拉扯不断。

刘辩走过来,远远的正好看到,面上不动的与潘隐道:“董卓杀了这么多?”

潘隐脸色暗紧,小心的道:“小人听说,还有左栗暗中动的手。”

刘辩嗯了一声,仍旧看着卢植。

卢植背着手,站在门口,任由这些人呼喊,就是没一句准话,咬定了他管不了董卓,令这些‘苦主’没有半点办法。

刘辩忍不住笑了笑。

他的那份名单,其实大部分是勾连了各种叛乱,其中与董卓、匈奴、黄巾军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么做,除了清算,刘辩也是为了今后的改革铺路。

盘踞在地方的这些居心叵测的世家大族,将来必然会是他改革路上的绊脚石!

有个士兵忽然跑到卢植耳边低语了几句,卢植顾不上这些,转头就走。

那些人呼喊着,瞥见卢植给刘辩见礼、离开,忽然安静下来,神色各异的互相对视。

“那是,陛下?”

“不是吧?陛下不是在上党郡吗?”

“那是谁?莫不是洛阳来的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