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郭嘉死直到傍晚,二皇子刘愈才在赵云的护送下,进入下邳城。
随着下邳的收复,整个豫、徐二州已经没有大的叛乱,基本上算是再次收归朝廷。
刘愈或许不太懂其中深意,坐在主位,小脸平静,环顾下面坐着、站着的一众人。
荀攸,刘备,曹操,黄忠,刘繇,田丰,孙策以及众多的武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程普,黄盖,外加投降的吕布,张济,郭汜等等。
官衙不算小,可还是挤的满满当当。
刘愈有些兴奋,见到了这么多陌生人,脆生生的开口向吕布,道:“你就是吕布吗?是你诛杀了董卓?”
站在刘愈身前侧的赵云抬头看过去,下意识的紧握手里的长枪。
吕布已经被传神了,他十分渴望一战!
吕布是站着的,颇为激动的抬手,道:“微臣吕布参见二殿下,是微臣诛杀了逆贼董卓!”
刘愈平静的哦了一声,转向荀攸道:“荀仆射,是不是要赏?”
荀攸连忙侧过身,道:“殿下,平灭董卓,事关重大,须尚书台合议,上奏陛下御准,臣等不能擅自封赏。”
刘愈似懂非懂的点头,道:“那,交由荀仆射处理。”
这是荀攸早就与刘愈商议好的,从容应声,转头扫过在场的一众人。
一众人迎着荀攸的目光,有的直视,有的低头,有的闪躲,也有傲然相对的。
不管他们内心是什么情绪,谁都清楚,这位荀仆射深受当今陛下信任,是当今丞相的族叔,更是‘颍川党’魁首之一。
他一个人,几乎就能决定在场所有人的风声,甚至是前程!
是以,没人敢大意,屏气凝神,等着荀攸‘训话’。
荀攸目光锐利的在一众人脸上一一走过,神情威严淡漠。
从他内心来说,这些人中,除了黄忠,没有一个值得他在意,或者说信任的。
曹操不用多说,刘备在他眼里是‘无用之人’,孙策野心勃勃,而新降的吕布接连弑父,这等人,在他心里已经是死人了。
“张济,郭汜,李傕……”
在一片静谧中,荀攸微笑着开口,对象却是有些‘透明’的西凉三个叛将,令一众人颇有些意外。
张济,李傕,郭汜连忙上前见礼,道:“末将在。”
荀攸笑容多了几分,道:“你们的信,我收到了,张绣也为伱们说情。本官谅你们一片忠心赤诚,此番事了,可入禁军大营。”
“多谢荀仆射!”三人大喜过望,异口同声。
现在大汉朝野都很清楚,基本所有的武将都会经历禁军大营,进了禁军大营,意味着前程远大!
就比如在场的,赵云,曹操,夏侯惇,曹仁以及孙策等人,都有在禁军大营的经历。
曹操神情如常,将荀攸的言行举止尽收眼底,心里异常冷漠。
他冷眼旁观,看的明白,荀攸私心太重!
而刘备相对平静,在暗自忐忑,是否能继续担任徐州牧。
在这一场讨董之战中,刘备几乎全程打酱油,非但无功还有过失,实在无法上台面。
相对特别,喜形於色的,只有孙策与吕布。
在张济,郭汜,李傕已经确定了‘前程’后,吕布心怀激动,双眸炽热的看着荀攸,等着他的话。
荀攸注意到了,道:“吕布,你暂且归入扬威将军帐下,详细叙功,由他上奏大司马府。”
吕布倒是也很想去禁军大营,但他在朝廷并没有人,只能按下激动,悄悄瞥了眼曹操,道:“末将领命。”
荀攸迎着几乎所有的目光,再次巡视一番,落在孙策身上,神色沉吟。
孙策在讨董之战中表现太过抢眼了,一次大败吕布,二次大败董卓,三次再败吕布,更是第一个登上下邳城的人。
这样的军功,别说袭爵了,就是再封一个也不为过。
孙策暗自沉着一口气,与荀攸对视。
他这大半年,拚了命的征战,就只有一个目的——袭爵!
袭爵了,才能名正言顺的继承他父亲留给他的遗产!
“孙策,”
荀攸似乎面露为难的开口,道:“孙静曾以你年幼为由,上书朝廷,应当由他袭爵,加上你擅自逃离禁军大营,朝廷里支持孙静的声音更多,包括你舅父吴景,他也赞同。”
孙策脸色微变,张开要说话,却一个字说不出口。
孙静,是他父亲的弟弟,是他的叔父。
程普这个时候出列,颇为恭谨的抬手道:“启禀荀仆射,子承父业,古之定理,孙太守不当袭承乌程侯爵位。”
荀攸面露赞同之色,道:“我也这样认为,不过,朝中颇有些争执,吴尚书原本是支持你的,后来也改为支持孙静。再后来,王廷尉从中斡旋,得出了个折中办法,就是乌程侯由你袭承,但吴郡太守由孙静担任。”
孙策深深拧眉,拙於言辞的他,不知道怎么反对。
孙静是一个看似与世无争的人,几乎没有做过官,这突然冒出来,他本能的觉得有问题,尤其是他舅父,为什么也改变了主意?
程普本想再再争,荀攸摆了手,道:“孙策此番居功至伟,当予重赏,具体的,待我回京之后,与尚书台、大司马府仔细商议再定。”
别说程普了,就是孙策在这里都算是无名小卒,哪里轮得到程普三番两次的说话。
程普见孙策默不吭声,只能应声退下。
接下来,就只有曹操与刘备了。
荀攸拿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
曹操一直冷眼旁观,默不作声,见着荀攸的做派,心里冷笑不止。
他倒是想看看,这荀攸会怎么‘处置’他!
而刘备一直小心谨慎,如同等待‘判决’。
他的两个兄弟,并没有参与下邳之战,反而却攻掠徐州其他郡县,这种行为,刘备能找到足够的借口,但荀攸以及朝廷未必信他。
刘愈坐在主位上,将荀攸的所有动作看在眼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手里多了一块板笏,静悄悄的在上面写写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