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瑜亮(1 / 2)

汉家功业 官笙 4236 字 21天前

第554章 瑜亮

建安元年,冬。冀州下了一场雪,几乎覆盖了整个冀州,银装素裹,处处白头。

荀彧踩着雪,在盐场巡视,看着一个个冰冻的盐湖,微笑着与身后的众多官员,道:“陛下极其喜欢雪,喜欢在雪中漫步,撑着伞,漫无目的的走。偶尔会在屋檐下赏雪,煮着火锅,与我等边吃边说话……”

他身后跟着冀州牧应劭以及冀州参政参议,巡盐御史,钜鹿太守以及冀州中郎将赵云,外加一个身着白衣的刘表。

众人皆是微笑的附和着当今丞相的话,一步一步踩着厚厚的雪,并没有插话。

当今丞相,在寒冬腊月,尤其是年关将至的当口来到冀州,显然不是来赏雪的。

荀彧似心情极好,目光所过,毫无在意,漫不经心的道:“有一次,我与陛下巡视皇陵,路过卢公的墓塚,深有感触的做了两句诗: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卢公一生克己为公,大义着於人间,陛下每每思及,感触甚深。”

应劭不动声色的抬了抬眼皮,身体不自禁躬了更多。

其他人也心神暗凛,终於引到正题了。

走着走着,荀彧来到了一处高地,望着下面冰冻的湖面,回头看了眼应劭等人,道:“陛下生性内敛,行事低调,从不炫耀什么。就好比这满腹才学,朝野中人,只是偶窥一斑,鲜少人知。”

刘表迅速接话,道:“丞相说的是。下官惭愧,整日谈经论儒,虽无夸耀之意,却也是碌碌无为,虚泛其表,实是远不如陛下之胸襟。”

众人余光扫了他一眼,心下疑惑。

这两人一唱一和,到底是什么用意?

荀彧老成的脸上,带有风霜之色,转过身,与应劭等人道:“临来之前,陛下在芳林苑赏雪,与我说,当年情势艰困,应劭一人一马,孤身入冀州,这么多年来,大小风波,叛乱如火,仍坚守不退,从不叫屈,小节有亏,大义如山,非常人也。”

应劭脸色微变,抬手道:“下官愧对陛下赞誉。”

荀彧背起手,轻声赞叹道:“应使君无需谦逊,当年的情形,大家都有目共睹。这些年冀州发生的事情,陛下与朝廷都看在眼里。别的不说,子龙可是陛下的心腹爱将,这些年从来没有派驻地方,派给应使君,足以说明陛下对应使君的信重。”

应劭面露羞惭,高高抬手,向着洛阳方向跪下,沉声道:“臣,令陛下失望了,罪该万死!”

荀彧连忙上前,扶他起来,笑着道:“应使君何必如此?临来前,陛下送我出城门,拉着我的手,嘱咐我说,冀州情况不容乐观,应劭压力很大,要多鼓励,莫要纠缠细枝末节,大乱之世,忠臣本就难得,莫要伤了他的心。不瞒应使君,我早几日就到了,看了不少。应使君,没有辜负陛下,切莫自责。”

应劭跪在地上不起来,沉声道:“下官,下官愿捐纳所有家资於朝廷,以报陛下隆恩,以赎前罪!”

“下官等同愿捐纳所有家资,以报陛下隆恩,以赎前罪!”

除了赵云,刘表,其他人纷纷跪下,异口同声的道。

荀彧连忙虚扶,道:“起来起来,都起来,我说过了这次不是来问罪的,是来嘉奖的,快,都起来……”

在荀彧好一番安抚之下,应劭等人才缓缓起身,有几个人甚至於在抹泪,满脸写着惭愧。

刘表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下十分疑惑。

他自从入京后,就被挂了一个‘参知政事’的虚职,扔到一旁,无人管顾,不曾想,丞相荀彧这次巡视冀州,居然带上了他。

荀彧安抚好后应劭等人后,便继续在盐场里慢慢走着,话头也逐渐展开,道:“对於冀州的诸公,陛下十分记挂。冀州的事务,陛下是完全放心的,这些年,应使君与诸公,做的都很不错。对於盐政,这是多年以来积累的弊政,与诸公无关。这番整顿,是朝廷消除弊政的决心,不是针对冀州诸公的。尚书台与六曹等经过多番商议,决议,刘公调任幽州牧,幽州牧朱建平升任参知政事兼盐政使,统管盐务……”

正题来了!

这里的‘刘公’,明显指的是刘表。

刘表终於明白,为什么荀彧会带着他一同来冀州了。

神情发紧,躬身做严肃状,但刘表内心却是翻江倒海,惊疑不定。

他是‘叛逆’,是被迫入京请罪的。

但宫里的陛下以及朝廷并没有问罪於他,一直不管不顾,任由他在洛阳开坛授课,谈经论儒。

不曾想,朝廷居然要任命他为幽州牧!

一个叛逆,从荆州牧调任幽州牧!

刘表躬着身,目光闪烁不定,心里更是不安,紧张的连答话都忘记了。

倒是应劭等人反应极快,齐齐抬手道:“下官等明白。”

盐场经过皇城府的血洗,已然是天翻地覆。

荀彧这一趟过来,明显是要安抚冀州官场上下,以及将盐场的所有权力,彻底收归朝廷。

荀感觉双脚已经湿透,冰冷冷一片,还是不断往前走,时不时说话。

心下却是疑惑,在雪里走这么难受,陛下怎么那么喜欢?

有了荀彧的安抚,应劭以下,众人心下逐渐放松,没有了之前那么忐忑忧惧了。

自从皇城府的林铮率军在盐场大开杀戒,田丰在冀州若隐若现,尤其是应劭率兵抵近,收到荀彧的信,不得不退走后,整个冀州都活在一片恐惧之中。

不知道多少人忍受不了忧惧而自杀,又有多少人仓皇逃走,即便是勉强镇定的,也是差错频频,整个冀州简直乱了套。

待等一众人离开盐场,返回巨鹿,圣旨‘恰好’也到了。

旨意很简单,就是夸赞应劭等人劳苦功高,大加赏赐。

直到这道旨意的颁布,应劭等人这才彻底松口气,对荀彧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应劭拉着荀彧,在冀州四处奔走,展现着他这些年推行‘新政’的成果。

巨鹿东。

应劭站在一处田头,指着相对荒瘠的田地,忧心忡忡的道:“丞相,这是下官去年带着城防兵亲自开垦的,原本计划招揽流民两万,但最终只有五千,加上粮种,耕具,水源等种种问题,还是荒了大半,即便种上了,来年收成,怕是没有寻常田亩的一半……”

荀彧背着,远远眺望,即便盖着雪,仍旧能看出这些田亩的稀稀疏疏,沉吟着道:“朝廷的政策,是免三年赋税,看来,还是少了。”

刘表站在荀彧另一侧,心下直摇头。

都说冀州繁华,可相比於他以前治理的荆州相差甚远。

相比於大战连天,屡经战火的冀州,荆州安定的多,没有经历太大破坏。

‘幽州,不会比这里更差吧?’继而刘表抬头北望,心里有些担忧起来。

幽州,是荒凉之地,地广人稀,多山多岭,又是塞北,多年来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少有安定之日。

应劭站在荀彧边上,道:“丞相,三年已不少了,只不过,想要百姓彻底安定下来,放心的耕种,不是一时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