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无题
朝廷在承天门前召集文武百官,接着就是神机营出京,这么大的动静是瞒不住人的。�6�9�6�9一时间各种谣言四起。
什么又要打仗了,什么有地方造反了,还有人将其和朱标生病联系在一起……
不过还好,大明这些年始终战争不断,百姓对於打仗并不畏惧。
主要是一直打胜仗,大家对朝廷充满信心。
很快就有具体的消息传来,神机营是去救灾的。
???
所有人都一脑门问号,这是谁编造的谎言,也太不靠谱了。
然而紧接着,衙门就派人上街宣传。
太上皇和太子殿下心怀百姓,不忍东南百姓受灾,特派神机营前往抗险救民。
百姓无需惊慌,也不要相信谣言。
这下众人想不信都不行了。
然后就是震惊,各种震惊。
再然后……大家就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以基层百姓为主,自然是非常高兴,生活在大明实在是我们的福气。
一派以官吏、读书人、商人等为主。
派军队救灾?太上皇糊涂啊。
军队这么危险的东西,怎么能轻易出动。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太上皇也是战乱年代走出来的,难道就不懂这个道理?
大明的军纪确实比较严明,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
可让他们去救灾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啊。
然后两派还因此吵了起来。
支持者认为反对派肉食者鄙,好日子过的太多忘记百姓死活了。
你们能想到的东西,太上皇和太子就想不到?
他们不比你们聪明?
你们就是高高在上,不把下面的人当人。
反对派自然也不甘示弱,你们这些人目光短浅,知道什么?
百姓受灾很苦我们自然知道,可我们更知道军队的危险性。
历朝历代都不敢用军队赈灾,是他们不愿意吗?
是不敢。
太上皇是英明神武,可他在宫里,哪能及时了解东南情况?
等那边出事儿了再去解决,就晚了。
反正大家各执一词,谁都说服不了谁。
就在第三天,大明周报的加刊出版。
这一期的内容非常少,页数比往期少了四分之一还多。
内容也全是抗险救灾方面的。
第一篇自然就是朱元璋的。
从自己的切身经历讲起,当年多惨,家人几乎死绝。
到后来加入义军,一步步得天下。
现在自己当了皇帝,却不能忘本。
一直在竭尽全力减轻百姓负担。
他知道百姓有多苦,更知道面对灾祸百姓是多么脆弱。
东南祸起他忧心如焚,决定派出军队去抗险救民。
他相信大明的军队不同於前朝。
大明的军队也是穷苦人出身,是能理解他的决心,能承担起这个责任的。
对於这篇文章,反对派依然嗤之以鼻。
太天真了。
不过也确实让一批人改变了想法。
不论这么做会不会造成恶果,至少太上皇心怀万民是真的。
否则不会这么做的。
一时间,许多人开始歌功颂德。
至於本就支持朝廷的底层百姓,更是山呼万岁,太上皇德被天下。
第二篇是太子的文章,他直接给大家上了一课。
从头讲了军队的起源。
不过不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才有了税收和军队,本就是陈景恪的一种话术。
并不一定就是真实历史。
后来阅历广了,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远古时期人类茹毛饮血,面对种种危险,就分化出了一批人充当护卫,给族群提供武力保护。
同时也是应急小分队,遇到灾难了他们去救援也是本分。
这批人后来就拥有了一个身份,军人。
只不过后来部落与部落的厮杀逐渐频繁,军队就专职战争了,救援属性逐渐被放弃。
现在大明派军队赈灾是返本归元。
不过这篇文章是建立在推测之上的,没有什么实质性证据,并未获得大家的认同。
只不过因为朱雄英太子的身份,也没多少人敢抨击就是了。
大家选择了无视。
不过也确实有一部分人受到影响,认为很可能就是如此。
尤其是以方孝孺为首的唯物学派,认为这个推理非常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不过他们的最终目的,不是支持朝廷的决策,而是试图以此证明太子是支持唯物学的。
对於这种情况,朱雄英非常郁闷,嘴里骂骂咧咧,那些人没见识古板什么什么的。
陈景恪心下莞尔。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这篇文章的发表,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至少告诉了世人,军队要具备守护万民的属性。
而且他还是以太子的身份来表明这个态度的。
对未来的决策制定,以及军队的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篇文章就是出自陈景恪之手,主要阐述了这么做的意义。
虽然有危险,可一旦成功将能惠及万世。
与收获相比,这点险是值得冒的。
这篇文章就成了交战的焦点,大家围绕值不值得冒险展开了讨论。
反对派认为不值得,且不论能不能成功,就算太上皇靠着威信做成了,以后的君主能压得住军方?
早晚有一天还是要出问题。
所以,军队只管打仗的好,救灾救民那是文官系统的事情。
支持派则认为,大明要勇於尝试,一旦这条路走通了,且形成了规矩并深入人心。
以后只需要按照惯性走就可以了。
永远不要小瞧惯性对政治的影响力。
双方各执一词,谁都说服不了谁。
总体来说,保守派还是占据上风的。
然而面对这种争执,陈景恪却非常高兴。
“理越辩越明,通过这种讨论,能让更多人了解朝廷的深意。”
“以前官吏、读书人、商人等有群体,普遍反对此事。”
“现在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改变了观点,认为朝廷敢於尝试是值得鼓励的。”
——
但要说影响力最大,对思想界意义最深远的文章,当属第四篇。
这篇文章是解缙和方孝孺联合署名发表。
在未来被赋予了无数的意义。
文章先分析了明军创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