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高丽亡(2 / 2)

仙侠版水浒 任鸟飞 4180 字 1个月前

江鸿飞既然不远万里地派大军前来攻打高丽王朝,而且事先都不说一声,十有八九是有所图谋,多半是想将高丽王朝并入大元帝国的版图。

在这种情况下,高丽王朝唯有展示出来让大元帝国忌惮的军事实力,才能让大元帝国改变初衷,否则高丽王朝可能就危险了。

王楷没想到,一直支持他亲政的金富轼竟然改为支持起李资谦了。

王楷很不高兴。

还好,就在这时,以郑知常为首的西京两班的一众官员,坚决反对金富轼的建议。

郑知常等西京两班的人之所以支持王楷的主张,可不是因为他们觉得王楷说得对,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元军已经打过来了,眼看就要打到开京了,哪有集结军队、修筑堡垒的时间?还有既然要向大元帝国称臣纳表求和,何必再集结军队与大元帝国交战?若再兴兵,岂不又让大元帝国抓住把柄,指责高丽王朝毫无议和的诚意?

再者,以金富轼为首的开京两班和以郑知常为首的西京两班一直在搞党争,这就跟赵宋王朝的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党争差不多,双方已经到了恨不得弄死对方的地步,因此,不管一方主张什么,另一方都肯定反对,根本不问对与错。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还是得到了开京两班支持的李资谦占了上风,高丽朝廷决定派高丽京军去迎战大元军。

不过,王楷和郑知常也没有完全认输,他们又派人带着大量的礼物去大元军中议和,劝大元军不要再进犯了,只要大元军肯停止进攻,什么事都可以商量……

只可惜,王楷君臣商量的时间太长了,礼成港离开京也太近了,关键大元军进军得太果决了。

结果,高丽京军好不容易才聚集起来三万多人马,还不等他们离开开京,大元军就杀了过来,并一战就击溃了他们,之后更是一举就攻占了罗城的外城。

这时,王楷和郑知常派来议和的人也来到了李俊的军中,表明了高丽王朝想要议和的意思。

李俊的态度很明确,高丽王朝要想议和,也不是不能谈,但必须得王楷和李资谦一块出城来跟他谈。

使者回去跟王楷和李资谦说了李俊的要求。

李资谦脸色铁青,不发一言。

王楷痛哭流涕,直说:“哪有君主亲自去议和的道理?”

有人劝王楷,赶紧趁大元军还没有完全占领罗城,杀出城去,逃到西京,再举全国之力卫国。

有人劝王楷,赶紧派人再去议和,拖延下去,对高丽王朝肯定没有好处。

还有人劝王楷,可以先对大元人虚与委蛇,施以缓兵之计,拖延个十天八天的,等拓俊京率领西京的那十万大军前来勤王救驾,就好解决此事了。

不愿意出城的王楷,想采纳后者,也就是对大元军采取哄骗与拖延之策。

不想,大元军攻占了外城之后,大元帝国的文官和政工干部立即就开始捕捉高丽王朝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同时大张旗鼓地解放奴婢,并给平民和奴婢免债、分田、分粮,招募箕军。

见此,王楷、李资谦全都暗道:“坏了,大元要破坏我高丽的统治基础!”

与此同时,大元军和箕军将内城包围得水泄不透。

见此,金富轼劝王楷和李资谦,不要再心存侥幸了,赶紧给内城中的民众发放兵甲,动员全民皆兵,准备跟大元军巷战。

可郑知常等人却劝王楷和李资谦,巷战便是找死,为今之计,唯有议和才能救国。

就是因为之前听了李资谦和金富轼主张的出战,才葬送了高丽京军的主力,进而致使罗城连一天都没防住就被大元军给攻破了。

所以王楷想采纳郑知常的建议。

未几,乐和亲自进城,对王楷和李资谦说:“我大元军此来,主要是我家皇帝陛下想问问二位,我大元与你高丽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高丽为何助纣为虐攻打我大元?今伐高丽元帅就在城外,还望你二人出城,给我大元一个交代。”

王楷和李资谦跟乐和表示,只要不让他们出城,什么条件都好商量。

乐和则表示,王楷和李资谦不出城,就是没有议和的诚意。

金富轼挺身而出,直白地表示,大元军让王楷和李资谦出城,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兵不血刃地拿下罗城,保全高丽王朝二百多年的积累。

金富轼还威胁乐和,一旦大元军攻打内城,他们就会烧毁位於内城中的所有粮仓和库房破釜沉舟,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绝不会让大元帝国得逞。

见此,乐和当即就表示,如果王楷和李资谦不愿意出城议和也行,可以让金富轼去跟李俊谈谈。

乐和又高度赞扬郑知常,认为郑知常的主张,才是为两国着想。

见乐和看重郑知常,王楷当即就让郑知常亲自招待乐和。

等郑知常陪着乐和去休息了之后,王楷和李资谦一商量,便任命金富轼为议和使,让金富轼代他们去议和。

对此,看破乐和险恶用心的金富轼,心中一阵凄凉。

可不去,别人又会说金富轼贪生怕死。

没办法,金富轼只能交代王楷和李资谦,万万不可出城,不然高丽王朝必步赵宋王朝后尘。

王楷和李资谦满口答应。

金富轼猜得没错,他一出城,就让李俊给扣下了,议和什么的,根本就是假的。

接下来,李俊再度要求王楷和李资谦出城,并摆出他们要是不出城,大元军和已经有五万之众的箕军立即就攻打内城的架势。

根本就没有与高丽王朝共存亡之心的王楷和李资谦只能出城议和。

临出城前,王楷任命郑知常为留守。

不想,在乐和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下,已经看清楚高丽王朝必亡形势的郑知常,随后就率领内城中的军民投降了。

高丽亡。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