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党同伐异(2 / 2)

说直白一点,连枷棒就像个大号的双截棍,是一种可以改变攻击方向的武器。

丹初一点就通,说道:“密之兄所言甚是,我当尽快向爵帅进言,以连枷棒破敌钯手。”�6�9�6�9“嗯,”方以智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隐。

丹初见状,便直言道:“密之兄可有何事?”

“昨日,督师约我一晤,邀我到他幕中,帮他参画机要。”

丹初心中一震,方以智是个人才,可不能被何腾蛟这种废柴给浪费了,便说道:

“兄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早在隆武二年,就被今上拜为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如今在我军中担任参军,实在是委屈。只是,我听说督师气量狭窄,难成大事。兄若过去,不但难展大才,恐怕也要被他连累。”

方以智淡然一笑,说道:“将军误会了。督师的为人,我也很清楚。今上屡次三番征辟,我尚且再三推辞,岂会入督师幕中?

“只是,堵阁部在湘西誓师反攻,声势浩大,马进忠等骁将乐於效命。督师亦急於反攻,极力拉笼滇师、楚师,乃至镇峡关一带的曹志建。

“我听说,他还派人联络柳州的郝永忠,邀请郝永忠出师湖广。将军有没有感觉到,督师已在有意疏远新兴侯,似乎想带着亲信部队抢立战功。”

“哼,”岑丹初冷笑一下,说道:“何止是疏远,我还听说,冯之骥已有改换门庭之意,最近与督师走动颇勤。”

金声桓反正,孔有德北遁,形势一片大好。何腾蛟身为督师,举措失当,为明军反攻湖广蒙上了一层阴霾。

方以智叹道:“清虏常有议论,称明朝以党争亡国。桂林之战时,清虏兵临城下,诸军和衷共济,故能奋戈一击,大故清虏。

“如今情形稍有好转,上自督师,下自总兵,又开始党同伐异。这次反攻湖广,我真的很不看好。将军打算怎么办,要带着永安军反攻湖广吗?”

身为征蛮将军,丹初仍是焦琏的部将,不可能自作其是。他本来对时局颇为乐观,听过方以智的话,大为扫兴,叹道:

“这得看新兴侯怎么办。督师排挤新兴侯,新兴侯若拒不北上,我便有理由回师永安。”

方以智见识甚高,说道:“事在人为,将军应当游说新兴侯回师桂林。理由嘛,不妨说大军北上,桂林、平乐空虚。

“为防李成栋西窥桂林,特请新兴侯回师桂林、平乐。我军当务之急,仍是努力经营永安,不断壮大军队,日后方有力挽狂澜的可能。”

“嗯,”丹初沉吟片刻,说道:“密之兄所言甚是。”

今日讲得多了,方以智也鼓足勇气,屏去左右问道:“去年,我与将军初次相见,问以救亡之计。将军答以八字箴言‘另起炉灶、着佃纳粮’。今日,我斗胆问一下将军,另起炉灶,可是要取代明清以自立?”

明末时,称王称帝的人多了去了,不仅有宗室疏藩,还有各种山大王。

很多读书人不甘降清,庇身於武将军中。即便是清军高层,周围亦不乏反清志士。譬如平西王吴三桂的谋士方光琛和刘玄初、智顺王尚可喜的谋主金光,骨子里都是反清志士。

丹初与方以智已经混熟,自当向他坦白,说道:“吾有澄清天下之志,亦有称王称霸之心,只是羽翼未丰,不能轻举妄动。”

方以智会以一笑,说道:“不过‘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而矣,我当助将军一臂之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