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这儿,丹初故意打住,静待杨畏知辩解。
杨畏知神色坦然,说道:“确有此事,但我是大明旧官,不受可望之封。”�6�9�6�9果真是身在曹营心在营。孙可望入滇时,杨畏知领兵拒战,败,投水死,被孙可望救出。双方约法三章,折箭为誓,决定合作。孙可望要借重杨畏知的声望以抚滇,杨畏知也想说合西营抗清。历史上,孙可望野心渐长,杨畏知逃归朝廷,终被孙可望处死。
“孙可望请封秦王,朝廷一致反对。今上力排众议,才勉强封孙可望为景国公,李定国、刘文秀各为侯爵。敕书一到云南,可望必不受。先生为可望正使,有辱使命。可望恼羞成怒,岂不将迁怒於先生?”
此中利害,杨畏知一清二楚,叹道:“朝臣群起反对,上迄阁臣,下至勳镇,无不反对。我为可望使者,亦遭群臣攻击,颜面扫地,心力交瘁,不复争矣。”
“不然,为国家计,该争的还是要争。”丹初说道,目光深邃,神色沉毅,显得深不可测。
他凑过身子,说道:“我在桂林时,已倾心结交潘世荣、焦光启两位副使,临走时又馈送银钱礼物,极力笼络。此二人暂时无虞,先生尽可放心。”
潘世荣、焦光启都是大西军旧将,也是孙可望的心腹,虽为护卫,却负有监视杨畏知的任务。为安抚二人,杨畏知已派副使龚彝先到桂林。
龚彝为云南顺宁府人,天启五年进士。他和杨畏知一样,都是明朝旧官,被迫和孙可望合作,其实仍旧心向朝廷,致力於联寇平虏。
杨畏知安心不少,却听丹初说道:“我已写密信给堵阁部,请他出面斡旋,为孙可望争取王爵。”
堵胤锡勇於任事,不避讥议。岑丹初谋之於堵胤锡,无疑上可行的。
杨畏知欣喜异常,说道:“孙可望固西贼余孽,贼之首也,但兵强马壮,据滇、黔之众,即便朝廷不封,曷能禁其不自王?
“他派使向朝廷请封,是目中仍有朝廷也。若明示以异等之恩,彼必踊跃效命。国事艰危,不以此时虚名为招徕,反自竖强敌乎?
“堵阁部勇於任事,深得皇上信赖。有他从中撮合,可望请封之事或可谐矣。孙可望籍此以制李定国、刘文秀,朝廷亦能收西营为己用,可谓两全其美矣。”
杨畏知已经完全放松了戒备,对丹初开诚布公,对孙可望直呼其名。
丹初说道:“国朝定制,唯皇子可封亲王。秦王为亲王之首,孙可望请封秦王,所望未免过奢。就算堵阁部从中周旋,皇上也很难批准。”
“嗯,”杨畏知沉吟道:“不如降封为郡王。他本就自称平东王,东字过广,不如改为辽字,封其为平辽王,以示朝廷期许之意。”
丹初附和,此事遂成定议,只等堵胤锡过来,就可付诸实施。
两人相谈甚欢,丹初有意结交杨畏知,说道:“先生为我前辈,又是同乡,今日一晤,不胜景仰。他日,若先生在西营不如意,或受了孙可望的委屈,尽可给我来信,或者干脆屈尊到我营中,我都随时恭迎。”
杨畏知神色一动,说道:“爵帅美意,某牢记心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