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喇河套那边,两军僵持。从边墙到林丹巴图尔的汗帐,距离还有几十里。�6�9�6�9除了哨骑碰撞,明军只是守,这当然不奇怪。
林丹巴图尔觉得这样是顺利的:明军不敢出来接战,就越发证明他们重视这一段最靠近大明都城的边墙的守卫。
现在他最希望等到的就是其他方向明军过来增援,尤其是那支前往上都的明军。
而如今这种对峙状态也没什么不好:他率军顶在这里,正值夏日,水草肥美,暂时托庇於他汗旗之下的喀喇沁残部牧民们正好为他养好牛羊马匹。
可随后西北面不断传回的消息有些不妙。
那支大军并没有回援,反而坚定地向上都扫荡而去。
“……难道他们竟敢不顾大都安危?”林丹巴图尔看着洪台吉,“如果继续往北,汗庭那边只留了三成兵力……”
“必须要动手的。”洪台吉说道,“看来岱青说的,让喀喇沁各部把部分帐篷都拿过来,冒充我们兵力越来越多,并不管用。如果没有动手,汉人不会急。”
林丹巴图尔咬了咬牙:“岱青杜陵那边……”
“要派人过去,约个时间一起动手。就算只是策马多射几箭,射杀一些汉军,也会有用处。”
“……咱们的箭矢可不算多。他们在城墙上,汉人的火器……”
他担心的是并不能取得战果,还折损人手,堕了气势。
说罢紧紧握住了腰间金刀的刀柄,深恨右翼不能与汗庭一同行事。
汉人都在大兴安岭东边清扫喀尔喀和科尔沁了。
望着南面的山峦,他知道那些最险峻处,就有汉人的边墙、关隘。
“不能只是袭扰!要动手,就要真正动手,有一场大战,让他们多死一些人,担心兵力不足。草原广阔,喀尔喀、科尔沁各部可以先避一避风头,总没那么容易被打散。让岱青杜陵先别紧盯着东边,担忧辽东的汉军。现在是抢时间,一定要在那支汉军把上都一带的族人打败之前让这里的汉军吃个大苦头!”
他年轻,容易上头。
既然目的就是通过进逼蓟州的动作让汉人皇帝和大臣们紧张,从而调集其他明军过来,围剿他也好,仅仅只是加强蓟州镇的防守也好,总不会亏。
他敢冒险,也知道想要重现昔年大汗荣光,是不能不冒险的。
“传令下去,把大纛和营帐再前移十里!”
现在,岱青在他东南面不算太远的宽河畔。
松亭关附近,就是缓冲地带的最北端。过了松亭关再往北就是插汉河套,而往南沿着宽河谷到了与滦河的交汇处之后,南面数里就是喜峰口了。
岱青在滦河与宽河交汇口的北面,有河水作为防线。
汗帐那边的消息传来,他先回复:“告诉大汗,我知道了。要先把消息传到东北面,看那边得多久才能赶过来。不过,在大凌河和漆河一带的柏青部,三日之内一定能赶到。”
看着传令的大汗骑卫回去,岱青皱着眉。
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与大凌河的龙山也只有两百多里了。虽然中间要过漆河,要翻越许多山岭,但如果不惜马力奔袭过去也花不了太多时间。
可汉人既然没有像料想的那样回援,岱青认为林丹巴图尔的决断还是对的。
安答传消息过来,说锦州一带的明军在填补着出了边墙去辽河套的义州兵力。
岱青原本想的就是牢牢控制住漆河谷和大凌河谷,逼大明再开启木马市易。这样,他既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也将察哈尔的地盘尤其是敖汉部的地盘直接扩大到与大明毗邻。
以大汗为饵甚至借明军除掉他?岱青没有这个想法。
但大汗牵制住了大明足够多的注意力,打乱辽东明军的军心这功劳是他岱青的,辗转千里、奔袭回来保护大汗的功劳也是他岱青的,这就够了。
想了想之后他就对三弟四弟说道:“你们暂且先不动,我亲自去汗帐一趟。派人去告诉柏青部还有插汉河套那边,不管现在合不合适,全部都转场到哈喇河套!”
决心一战的阵势仍然要继续做,但不必去碰古北口和喜峰口这两处硬钉子。
东边明军在辽河套的阵势太大了,岱青现在终於相信:大明这次的目的竟然真的不是漆河谷、大凌河谷。
那样的话,要害就应该是锦州那里了。
断了那里,辽东明军怎么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