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暗笑那道士,往谁身边凑不好,偏偏要靠近小郎君,活该他露馅!
「但当晚那女道也颇为可疑,事发时还跟谭启和王行之一起失踪了,为何郎君能肯定不是她呢?」
「你还记得谭王二人出事时,是谁最后一个出现?又是谁说了一句:『是那位姓谭的大人』?」蔺效皱眉道。
常嵘极力思索了一会,恍然大悟道:「我想起来了!是那个道士!」
他兴奋地一拍大腿:「我记得他当时还说:『贫道听的真真的,断不会错的』。是了!昨晚事发突然,连咱们这些朝夕相处的人都没办法判断那喊声是谁发出来的,那道士怎么就能断定是谭启?」
常嵘说着,颇感惭愧,那道士想来毕竟是妖孽,虽然扮作人形,还是露出了不少破绽,可这些细节都被粗枝大叶的自己给忽略了。
唉,什么时候也能像小郎君那般心细如发就好了,他钦佩地看向蔺效。
一行人回到长安时,已是第二日傍晚了。
澜王府的吴总管早早就得到了消息,在门口候着。
蔺效到得门前,对吴总管点点头,便下了马大步往府内走去。
吴总管忙亦步亦趋地跟在蔺效身后,恭声道:「王爷日夜挂怀小郎君,听说小郎君今日回来,吩咐厨房置办了一桌小郎君爱吃的酒菜,今晚要替小郎君接风洗尘呢。」
蔺效脚步一顿,不置可否地笑笑,道:「知道了,下去吧。」
吴总管忙欣喜地点头,含着笑意退了下去。
蔺效一路回到思如斋,刚进门,奶娘温姑便带着听风和品雪等一众丫鬟迎上来了。
她见蔺效黑了也瘦了,不由有些心疼,忙上前行礼道:「小郎君总算回来了!这些日子来回奔波,没少吃苦吧。」声音都有些发涩。
蔺效忙一把将温姑扶起,笑道:「劳乳娘担心了,不曾吃什么苦,事情办的也很顺利。」
这孩子,总是报喜不报忧,温姑慈爱地叹口气,缴了帕子替蔺效净面,又将早已沏好的茶递与蔺效道:「这些日子在外面顾不上吃些好东西,乳娘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酥蜜饼,晚膳前先吃几块垫垫肚子。」
蔺效笑着应是,见温姑说话间不时往门外张望,知道她惦记常嵘,便道:「常嵘跟我一起回的府,这会儿去马房了,不一会就能回来。」
温姑放下心来,替蔺效理着衣襟,叹道:「你们走的这些日子,乳娘晚上就没睡过一个好觉,总担心你们路上遇到什么危险,今日总算能睡个好觉了。你们若再没消息,乳娘就得去大隐寺拜菩萨去了。」
正说着,常嵘回来了,母子俩相见,少不得又是一番嘘寒问暖。
蔺效换好衣裳,对常嵘说道:「一会你亲自给卢国公府的三郎送个信,说我回长安了,晚上去他府上找他。」
常嵘忙应是。
想起什么,压低嗓音道:「听说咱们府中来了一位客人。」他说着,对着正房的方向努努嘴。
温姑闻言,忙令听风等人下去,待房中没有旁人了,对蔺效道:「说是崔氏的娘家侄女,从幽州过来的,只比崔氏小两岁,刚进府便被崔氏安置在倚红居,这些日子崔氏常常带着她四处走动,还替她置办了不少首饰衣裳,说是日后要在咱们府上常住了。」
蔺效皱眉,他这位继母的娘家虽是个挂名勳贵,但早已破落了许多年,能说得上名字的亲戚就那么几个,哪来这么大的侄女?
常嵘忿然道:「她又要做什么?难不成还想往小郎君房里塞人?连娘家侄女都拉出来了,她也不嫌丢人?」
温姑摇头道:「那倒也不一定,那位小娘子我也见过几回,形容举止很是大方得体,不像那等狐媚轻浮之人。说不定,只是王妃自己剃头担子一头热呢。」
说着,又叹气道:「也不知这位王妃到底是怎么想的,从进府之日起就不消停。别说小郎君早已被圣上赐封了世子,就算没有赐封,两兄弟差着十几岁,难道还指望日后让她的儿子当家作主不成?」
常嵘道:「王爷怎么说?就这么任凭崔氏胡闹?」
温姑摇摇头:「王爷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成日里只喜好调弄丝竹,府里的俗务一概不管的。你们不在家的这段时间,王爷又从江南采买了一批乐府名伶,听说这几日都在烟波馆听曲,兴头得很呢。」
蔺效默然。
父王是皇祖父一众皇子中最无心政务的,从年轻时便喜好抚琴弄笛、吟诗作对,比任何一个文人墨客都还像文人墨客,长安城里都戏称他「诗仙王爷」,也幸得如此,父王才能在新皇登基后大刀阔斧地铲除异己时,全须全尾地保全自己。
只是这些年,父王越发沉溺於丝竹取乐,渐渐有些魔怔了。而崔氏自然是乐见其成,见父王万事都不管,胆子越来越大,手伸得越来越长…
正想着,父王身边的翠奴笑嘻嘻地在外求见,说王爷王妃已在烟波馆设好酒菜了,请小郎君过去用膳呢。
烟波馆是澜王府一处四面环水的水榭,湖中种满荷花,每到盛夏,满湖都是冲天的荷叶和粉莹莹的荷花,推开窗子赏景,再是雅致不过。只是眼下却是初春,湖中别说荷花,连根枯枝都没有。
今日烟波馆破天荒的没有传出丝竹乐器之声,水榭周围静悄悄的,平静中透着几分诡异。
走廊外无声无息地站着两排奴仆,每个人手上都提着一盏宫灯,泥雕木塑似的,彷佛连风都无法吹动他们的衣袂。
蔺效远远地望着奴仆们被红红的灯光映衬得有些阴森的面容,不知怎的,竟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