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八年(2 / 2)

老元头儿和曾氏,都被夏皇给重赏了,曾氏更是得了七品诰命夫人的册封,让她一度欢喜到夜不能寐。

元守诚他们堂兄弟几个,所娶的女子,都不是小门小户出身,而是这大夏的勋贵之女,虽然都不是嫡女,仅仅是庶女,但也是凭借这姻亲关系,让老元家多少算得上是大夏的贵人之家。

八年时间过去,元宝如今也是女大十八变。

曾经的小豆丁,如今已经是出落的亭亭玉立。

十岁多的她,瞧着可是一点儿不小了。

练武的缘故,让她的身量颇为高挑。

而她现在,已经正式拜了嬴骊为师,知道了自家高高手师傅的来历。

就像是自家师父所言,她们这一脉,严格来讲,真的是修仙。

只可惜,因为天地间的灵气稀薄,修仙没了相应的条件,也就成了比武道修行略微高等的灵武修行。

若是将来灵气复苏,她们这一脉,能很快吸纳灵气,提升自身的实力。

八年时间,大夏和大殷之间的争斗就没停过,但也没爆发什么大规模的冲突,大殷仿佛忘了大夏覆灭了他们的黑甲铁骑。

倒是北离那边,跟大殷的冲突愈演愈烈。

元宝本以为,夏皇会把握机会,跟北离一起,围攻大殷,但结果却是,夏皇愣是没有出动,甚至于还时不时地援助大殷一点儿粮草军械,助大殷对抗北离。

在元引娣看来,夏皇这是在坐山观虎斗,等着大殷和北离打个两败俱伤,然后大夏好乘火打劫,趁机一统天下。

只可惜,如今这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不是很容易被打破。

北离虽然一直在跟大殷打来打去,但两国之间的折损,并没有多么的离谱。

此番元引娣被夏皇从雁门郡调离,还没有安排后续的具体职务,他现在是要回家述职。

元宝和阮菀自然是带着元守谦、元守逊一通前往京城。

这八年的时间,阮菀充分做到了一个贤内助该做的事情。这么长时间,她回娘家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至于去拜见大长公主的次数,还要少。

此番回京,阮菀第一要做的,就是带着俩娃儿和元宝一起,去拜见她外祖母,也就是当今的大长公主。

“大姐,京城真的好玩儿么”

喜欢缠着自家大姐的元守谦和元守逊跟元宝一辆马车,这一路上都在跟元宝打探京城的情况。

“自然是好玩儿”

元宝回想了下京城的情况,一副很笃定的表情回答。

可事实上,她对京城的印象还停留在八年前。

八年的时间,连雁门郡城都发生了老大的变化,而这乾阳城,作为大夏的都城,肯定也是有了极大的改变才是。

“大姐,可是,我听薛嬷嬷说,你都已经好几年没有去京城了,你怎么就确定京城好玩儿呢”

“你该不会是在骗我们吧”

元守谦虽然只有五岁,但这小东西聪明得紧。

若不是元宝百分百确认他不是穿越者,元宝都怀疑他也是穿越过来的。

相比同龄小娃娃,元守谦聪明的有些过分。

而元守逊,就更过分了

明明只有三岁的小家伙,偏偏老成得像个智者。

“我骗你们有什么好处吗”

元宝抬手在元守谦的额头上轻轻戳了戳,“还有,你个小东西,居然敢质疑姐姐的话,你是胆儿肥了啊”

“大姐,你居然冤枉我,心好痛”

被元宝戳了额头,元守谦顿时做出一副很受伤的表情

“我告诉你,没有十两银子,我是不会原谅你的”

元宝闻听这话,抬手拧住了自家弟弟的左耳,叱道“会不会好好说话”

“大姐饶命,痛,痛,耳朵要掉了”

“大哥,你是笨蛋么怎么总是记吃不记打呢”

看到自家大哥被拧住了耳朵,元守逊慢腾腾地抬头,一副看穿一切的智者模样。

“造孽啊”

瞅着这明明啥也不懂,却喜欢装高人的小弟在那里看穿一切,元宝就觉得头大。

这俩弟弟,一个比一个不让人省心。

“你才是笨蛋”

“我要是挣不到十两银子,小心我收拾你”

元守谦冲着元守逊挥起稚嫩的小拳头。

元守逊则是撇撇嘴,很淡定地扭头,继续玩儿元宝给他做的华容道玩具。

“我觉得,你们两个,应该好好去感受一下父爱的厚重”

元宝没好气地望向俩弟弟,淡淡地开口。

“大姐,我错了”

“大姐,我是站你这边儿的”

听到元宝说让他们去感受父爱,小哥儿俩瞬间老实了。

在这个家里,元引娣是标准的严父,而阮菀呢,这是慈母。

至于元宝就是个多变的姐姐,时而对俩弟弟宠到无法无天,而是就把俩弟弟收拾一顿。

可即便是如此,两个小家伙还是很喜欢跟元宝一起玩儿。

“现在,都给我安静”

元宝哼了一声,“老大,你给我继续背书,老二,你玩儿你自己的玩具”

“哦二连”

小哥儿俩同样的音节,愣是说出了两种情绪。

元守谦,一副受伤丧气的语气。

元守逊,淡定平常的语气。

元宝也不管他们,只要这俩家伙能让她安静会儿,她就谢天谢地了。

这个时节,雁门郡已经入冬,但随着他们的马车渐渐难行,天气倒是越来越暖和,而这种暖和,让主要时间都生活在雁门郡的元守谦和元守逊欢喜不已。

“大姐,大姐,你看,那山上都是什么树啊咋开的那么些花儿,火红火红的,真好看”

“该不会是有人在放火烧山吧”

透过马车的窗户看到远处的枫叶,元守谦顿时没了背书的兴致,兴奋地叫出声来。

“可怜的娃儿,居然连枫树都没见过”

元宝看着自家大弟这孤陋寡闻的样子,一声叹息。

怪不得古人常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