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耀先是个优秀特工,可是他的前身战智湛却不行。战智湛充其量是个好侦察兵,或者说他就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仗剑行天下的“大侠”。眼目前儿的解耀先需要时间,也不能出现致命性错误,使得解耀先与战智湛合二为一。
至于“狗一只”家住何方,那也难不住解耀先。解耀先的前身战智湛喜欢看杂书,在哈尔滨读大学时,研究哈尔滨的历史就变成了他的“必修课”。以至于遇到他感兴趣的问题,他就会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学校图书馆没有,他就会去市图书馆,甚至是省图书馆。“狗一只”是苟熙玖的儿子,和他的老爹住在正阳十道街的“苟家大院”,对于解耀先来说不是秘密。
可是,一个突发的事情彻底打乱了解耀先的“为民除害”计划。跟着“老叔”吕振国忙活了一阵三位工友的后事回到周老太太的家,已经是后半夜了。解耀先第二天早晨喝完周老太太给他熬的“混合面儿”粥,就准备补一觉再去帮三位工友忙活后事。
解耀先刚睡了不到一袋烟工夫,“老叔”吕振国的二小子“二子”来了。就要过小年了,小年和年三十得包饺子。周老太太家只剩一点荞麦面了,穷人家也得过年呀。“老叔”吕振国在帮着忙活三位工友的后事,“二子”是替“老叔”吕振国来送哈尔滨“双合盛火磨”生产的“沙子面”的。送“沙子面”的事“老叔”吕振国事先说过,解耀先自然客气一番。
解耀先只听说过“沙子面”,却没见过,更没吃过。这种面看上去像细沙粒,摸上去也有沙粒的感觉。“沙子面”充分保留了小麦固有的营养成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加工过程中营养成份的损失。而“沙子面”最好的生产厂家就首推哈尔滨“双合盛火磨”了。哈尔滨“双合盛火磨”是一九〇三年由俄籍犹太人德里金和巴杜申斯基创办的“东方制粉厂”,也称为“地烈金火磨”。一九一五年被山东商人张廷阁买下,改称“双合盛火磨”,日产量曾达到二十二万斤。“双合盛火磨”生产的“鸡”牌面粉因色泽洁白、面筋好,被誉为名牌产品,远销国内外。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四日,“双合盛火磨”制粉车间发生了特大火灾,六层磨房和设备全部烧毁,“双合盛火磨”就此关闭。
“沙子面”虽好,可是对于解耀先来讲,他虽然听说“沙子面”包饺子最好,劲道儿但是潜意识里并没有觉得“沙子面”是什么难得的东西。当和“老叔”吕振国一聊,这才知道哈尔滨“双合盛火磨”生产的“沙子面”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解耀先不由得吓了一跳。
原来的哈尔滨人,只要家里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大半都揭不开锅,吃顿“沙子面”的饭并非遥不可及的事。尤其是过年用“沙子面”包顿肉丸儿馅儿的饺子,更是哈尔滨人津津乐道的事儿。老话不是说嘛,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呢
可是,小日本鬼子占了东三省之后,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为了把东北变成扩大侵华战争的基地,对东北的经济和资源实行了严厉的统制和疯狂的掠夺。小日本鬼子在一九三八年颁布了米谷管理法,实行粮食配给,把稻子、小麦、大豆划定为“甲类粮”。“甲类粮”专供小日本鬼子自己吃,中国人不准吃。中国人吃“甲类粮”就是犯罪,谁家里要是有“甲类粮”,或者吃了“甲类粮”,抓住就定罪严惩,属于“经济犯”。这一下,中国的老百姓就算是有钱,也没人敢卖“沙子面”给你了,通通都被小日本鬼子充当了军粮。剩下的,小日本鬼子又拉到旅顺,装上船运回日本了。老百姓家里偷偷摸摸的存点“沙子面”,可想之珍贵。
随着小日本鬼子对粮食的需求日益迫切,只控制中国老百姓的“吃”又不够了。小日本鬼子在一九三九年又实行了更缺德的“粮谷出荷”政策。“粮谷出荷”就是满洲国官办的农村组织兴农合作社,把“搜荷”数量层层加码的分配到各市县旗,直到乡村,最后分配到农户,再发给农民一张粮谷“出荷证”。老百姓这就算上套了,从春耕到秋收,完全受汉奸官员以及经济警察的监督,苦不堪言。满洲国治安部警务司经济保安科曾经发出训令“经济警察的根本任务在于绝对禁止交易场外进行粮食交易;经常认真地掌握出荷工作的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