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朝见(1 / 2)

两人结伴走出偏殿,瞧见游廊一帮仆役进进出出,忙着搬装货物,派人询问之下,才知是乌思藏的僧人使团准备返程了。

从去年年末到现在,僧人们延期逗留了半年时间,会同馆每日好吃好喝的招待。逢春节、元宵等佳节,朝廷的赏赐也一件不落,说得上礼遇备至。

离开时,乌思藏使团所带回的茶叶、绸缎、麻棉织品,金、银、纸钞等,足足有百辆马车。

临走,礼部还特别赐予了僧人袈裟与帽靴,可谓照顾得无微不至。

付成勇忍不住感叹“如此礼遇,有些劳民伤财了。”

外务部干员却道“这是笔政治账,有些钱不得不花。”

碰巧这时,一朝鲜使者从东厢路过。外务部干员现学现卖,向其行了一个作揖礼。

传统礼仪由儒家读书人做来,有板有眼,使人赏心悦目,但外务部干员显然不在其列,倒有些东施效颦的意味。

孔子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留髠发乃不孝之举。再者,对襟窄袖、上下短衣的着装不伦不类,实在有辱斯文。

观两人留髠发,着奇装异服,举止轻佻。朝鲜使者面露鄙夷之色,随意拱了拱手,目不斜视的快步离开。

朝鲜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与大明来往密切。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遣使至朝鲜赐玺书,就确立起两国间的宗藩关系。在李氏朝鲜官员眼中,自国便是个“小中华”,除明国天朝上国外,其他外邦皆是蛮夷,他们与大明文人持同样普遍的心态。

嘉靖年间,来到中国的葡萄牙人克鲁兹写下一本中国情况记,书中这样记载“因为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明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大明值得

称羨。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别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明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越骄傲,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越自卑。“

以外人的眼光看大明的症结,往往切中要害。儒家的故步自封,已经埋下祸根,即使明中后期有人尝试改良或重新解读,但依然改变不了社会主体。

对此傲慢态度,外务部干员不以为意,和付成勇一起返回了自己的住处。

如此度过三日,到第三天下午,礼部遣人传话,皇太子与朝中大臣将在明日申时于皇宫接见宋洲使臣。

苏南遗憾的问“此次觐见,为何不能目睹陛下龙颜”

礼部官员道“陛下龙体欠安,不宜接见番邦使臣。”

待礼部官员离去,外务部干员对众人道“我们此次北上的目的,是为了拿到勘合贸易的批文,其他都是其次。赶紧检查一下所带的贡品是否有破损,别在明天出现差错。”

众人听言,各自忙碌起来。

在南京时,所带的苏木、胡椒等香料,还有占重的玉米、土豆、红薯粮种已交给内帑的太监登记香料贸易只能由官府经营。如今随人带到京城的,只有一些玻璃工艺品。

赠送给皇帝的礼物,除了一批铜制单筒望远镜外,还有一个等人高的试衣镜。为了保护好镜子,众人没少花心思,在大木箱中,又是包海绵,又是垫稻草,走运河的一路,更是提心吊胆。

费了这番功夫,众人心中万分期待,当试衣镜出现在大明官员面前时,会是怎样一副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