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末的北京,阳光明媚,天色湛蓝,树木苍隆,鲜花团簇。
难得今日没有课业,皇太子朱祐樘带着伴当,前往西苑散心。
波光粼粼的太液池,湖岸风光秀丽,一井春色出现在千里镜中,别是一番景致。
伴当瞧着太子心情不错,逢迎道“小小宋洲番邦竟懂得这么多奇技淫巧,先是千里镜,后是镜子,如今宋洲出宝物的名声已在京城里传开了。”
朱祐樘道“不提奇技淫巧,从南京送来的奏折里讲,宋洲使团还上供了一些藩外的农物,若是这些农物能在江南适种成功,这才是大功一件。”
伴当急忙改口“太子说得是,奇技淫巧终究不是正途,若藩外农作物能在大明适种,此功不弱于张骞引西域方物。”
“让御用监仿制千里镜的事,现在进度如何”朱祐樘忽然想起此事。
伴当试探问“御用监那边还没有回话,太子,要不要奴婢找人过来答话”
朱祐樘轻轻挥了挥手,伴当会意,急忙派人去找御用监掌印太监。
等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一满头银发的老太监急匆匆赶来。行至太子身前,老太监急忙叩头行礼“老奴见过太子。”
“起来吧几日前,本宫给你的千里镜,仿制结果如何”朱祐樘问道。
老太监起身答道“还需半年时间,方可磨出合适的琉璃镜片。”
朱祐樘不解“为何要这么久”
老太监如实答道“太子有所不知,这千里镜的镜片大有学问,御用监里最手巧的匠人也难以迅速掌握其中的规制。”
朱祐樘道“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本宫只要结果,如有工匠能仿制出,本宫不吝重赏。”
老
太监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冷汗,领命告退。
朱祐樘看着老太监离去的背影,心里感慨难道我大明就没有这样的能工巧匠
宋洲使团在京城逗留了一个半月,按朝贡礼仪,期间拜见了在京城并未入藩的王爷,还应酬了几场超规格的赏宴。
直到七月底,礼部主客司才将使团带来的贡品评估完毕,紧接着皇家的重赏也下来了,包含纻丝、彩绢、粧花绒锦、罗纱、银质器皿、各类镀金雕花家具、各种猛兽兽皮等,足足装了120箱,称得上堆积如山。
最后使团拿到了勘合贸易批文两百张,并与大明定下每三年一贡。
一相貌儒雅随和的行人司小官受礼部所遣,将与使团一道前往宋洲,宣读两国缔结友好的诏书。
见此情况,付成勇担忧道“若真让这人去了宋洲,咱们不就等于露了底。”
外务部干员胸有成竹道“山人自有妙计,且先让他去金兰港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