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那一块去看雪吧!山下还没下过雪呢!」纪宣仪漫不经心说道,虽然她准备袖手旁观,但他不想被母亲摆布,赏花是要心情的,看和谁在一起。
凝素很失落,母亲早就说了,姨母会安排表哥带她去看赏菊的,她就一直期待着,没想到临了表哥改了主意,那雪景有什麽好看的,又冷又无趣,但是再无趣她也得跟着啊!母亲说了,要多找机会亲近表哥……
徐氏恨恨地瞪着锦书,这个人怎麽看怎麽碍眼,好端端的提什麽看雪?破坏了她的计划,扫兴之极。
锦书错愕,这事怎麽又怪到她头上了?她都已经拒绝了宣仪的提议,也阻止了清儿去干扰他们,谁知道宣仪也说要去看雪,真是怎麽做怎麽错。
方晴烟看气氛不对,便笑道:「听说这庙里还要建一座送子观音殿,祖母想认捐一根大梁,我也想去看看,能不能认捐点什麽,好给存儒积点功德。」
徐氏闻言,方想起这事要紧,因为「归云寺」从不缺捐助,这消息一放出去,这梁啊柱啊,连砖瓦都会被抢捐一空,要不是这次来得巧,怕是也赶不上了。於是,赶紧带了众人去找管这事的智仁大师。
智仁大师是智圆方丈的师弟,相当於是「归云寺」的管家,他翻开功德薄看了看到:「这送子观音殿的佛像金身,宝台莲座,所有大柱都已经有人认捐,刚刚纪家祖母又认捐了一根大梁,现在剩下的只有几根小梁还没有认捐,各位施主意下如何?」
徐氏问:「这捐一根小梁要多少银两?」
「一千。」智仁大师竖起一根食指道。
「这麽贵?」方晴烟脱口惊呼。
智仁大师微微笑道:「归云寺所有建筑所用之材都是最上乘的,大小顶梁都是用上好的梧桐木,价格自然就高些,施主若是觉得小梁太贵,也可以捐些香油,几十两银子就够了,一样是积功德。」
徐氏不悦的凛了晴烟一眼,低声责道:「嚷什麽?一根小梁咱们纪家还捐不起吗?」
方晴烟不敢顶嘴,心里嘀咕着:一千两银子是小数目吗?都赶上存儒三月的俸禄了,换做别的寺庙一千两银子都可以捐十根梁了。
一旁的淑媛展眉一笑,轻描淡写道:「智仁大师,我要捐三根小梁,就写纪莫非的名字。」
智仁大师眼中喜色微闪而过,立即取笔在功德簿上写下:纪莫非认捐三根小梁。
徐氏笑吟吟地看着淑媛,心中很是满意,到底是大都护的千金,大气大方,而且写的莫非的名字,有这样的妻子,莫非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晴烟见尹淑媛认捐了三根小梁,心里堵的慌,淑媛是财大气粗,嘴一张就是三千两,可她哪里拿得出三千两银子,前阵子,娘家不顺,她偷偷地贴了好些银子,把私房钱都给贴进去了,如今手中拮据,可是又不想输给尹淑媛,真是两难。
锦书是不敢开口的,因为她没银子,嫁妆也不多,大都是不值钱的东西,纪宣仪也没有给过她银子,她哪敢擅自做主去认捐。
纪宣仪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便道:「智仁大师,我认捐一根小梁。」认捐这种事情要量力而行,心意到了就成,没必要去攀比。
智仁大师认得纪宣仪,赶紧写下:纪宣仪认捐一根小梁。
如此一来,方晴烟松了一口气,曼声道:「那纪存儒也认捐一根小梁。」尹淑媛要得意就让她去得意,她只要不是最少的就好,刚才她还真是担心,其实二弟的钱不少,以前的妻子林蔓儿陪嫁丰厚着呢,他要认捐三根小梁也不是难事,哎!幸亏二弟只认了一根小梁,不然她可真要出糗了。
尹淑媛见自己捐的最多,自然是洋洋得意,这点小钱小意思,刚才看大嫂大惊小怪的样子,就别提多解气了。
儿媳们都认了捐,徐氏自然不能落后,但也不能比老太太多,老太太一根大梁是五千两银子,所以徐氏也认捐了三根小梁,算是给一个儿子每人积一分功德。
邱姨妈只听得瞠目结舌,来寺里才多少时间,纪府一下就出去了一万三千两银子,这要搁在普通人家,几辈子都用不完了。她知道纪府在赣州老家还有许多田产,这样看来,那些田产的数目相当可观。本来她还想给凝素也积点功德,但现在,她根本就不敢说出口,只好等无人的时候来捐点香油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