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记住,你们到那里是让你们教他们如何定居,教他们如何从游牧变成半游牧,甚至定居状态。
而且你们到那里并不是大明不管你们了,大明的铁路已经修建到那里,大明会一直关注帮助你们,你们到那里将会是大明的使者。
朕在这里承诺,只要你们完成朕的嘱托,教会当地百姓定居,那么你们过去的所有百姓都将获得公民身份,永远成为大明的一份子!”
听到这些承诺不少垦殖公司都心动了,草场和耕地至少五倍大,更关键的是教的好就能让所有的部民成为大明的公民,这个足以让所有的百姓心动了。
朱慈烺当然也不会吃亏了,既然大明没有办法把更多的汉人迁移到那里,那至少也要让那里从单一的族群状态变成多族群混居。
这样各族都成为不了绝对的多数族群,杂居混居之下,只能使用汉语汉字交流,有了问题也只能通过大明来协调解决。
不仅仅是中亚地区需要混居,就是大明关外长城附近,大明也需要让他们混合一下。
从这次的流言传播情况来看,单一的民族聚居,很容易就出现这种流言广泛传播的情况。
朱慈烺之所以害怕也是怕这些人突然发难,到时候当地的汉人因此就惨了。
而多族混居就会好很多了,各族的诉求不一样,理念不一样,甚至信仰都有冲突。
到时候一起合起伙来对付大明的概率就更低了。
当然中亚也确实需要改游牧为定居,这更有利于大明的统治,有利于中亚地区的稳定。
而且定居的游牧民族生产效率更高,能够生产更多的畜牧产品还有粮食。
而长城附近的这些蒙古人确实也是大明最早接触定定居牧场经营的族群,让他们去当老师也是最合适的。
这一个垦殖公司的问完之后,很大一会没有人在提出新的问题。
正当朱慈烺以为没有什么可聊的时候,一个胖胖的中年人站出来:“陛下,我是归化城东垦殖公司的管事王大宇,现在已经是一位公民。
为陛下为大明做事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荣耀。
我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在长城外都是跟皇明商号做生意,我们种植和养殖的东西也都是按照皇明商号需要进行准备的。
而我们假如迁移到了中亚,到时候是跟谁做生意呢?我们种植养殖什么还是由皇明商号收购么?
这里因为离关内近,我们生产的东西很容易找到销路,而且能卖上不错的价钱。
据我了解,中亚那里离大明关内有几万里之遥,我们在那里种植养殖的东西,还有人要么?还能卖上价钱么?”
朱慈烺敲着桌子:“你的这个问题朕可以回答你们,你们完全不用担心,这次迁移,你们的迁移目的地都是大明的铁路沿线。
而且跟你们做生意的依旧是皇明商号。
有了铁路这距离就不再是运输的障碍。
而且反过来想,正因为那里离大明关内远,所以很多东西都不方便从关内购买运到那里,只能从你们手里买,这不正是商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