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忽悠朱棣(2 / 2)

“父皇,所谓圩田就是百姓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的方法。”朱高炽站在1旁,解释道,“很多湖泊常年水位很低,露出很多地来。百姓们就把这些地种上粮食,在外围筑起堤坝,以防止水位上涨,淹没农田”

朱棣听了之后,点了点头。

“陛下,我不是说百姓这么做不对,但真是因为这种无原则的过度圩田,使得圩场非常容易发生水灾。他们还改变了很多流入太湖的水道,使得外河水流不畅,增加了圩田内排水的难度,1旦下雨,这些圩田就会发生内涝,受灾严重”李云睿继续说道,“可以这么说,去年苏州、湖州两地受灾田地的6成,是因为圩田造成的”

“原来如此”朱棣听了之后,双目紧闭,思索了半晌,说道,“那是不是不圩田,这种水灾就会减少许多”

“陛下,如果不圩田,江南的粮食产量至少要降低两、3成以上”李云睿苦笑了1下,说道,“很多事情不是非此即彼,我们需要寻找1个平衡点,这就是我需要有治水经验的人的原因,因为只有他们才了解1线情况我可以给陛下说1下我的大致方案,加固河防,疏浚河道淤泥;截弯取直,提高泄洪能力;退田还湖,增加调蓄能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建设水库,错峰调节防洪”

“你说的这些,加固河防、截弯取直,朝廷1直在做;至于退田还湖,刚才你说了,这会影响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似乎不可取”朱棣听完李云睿的方案之后,想了想,说道,“至于植树造林和水库,有何作用”

“陛下,加固河防、截弯取直虽然朝廷1直在做,但我的做法和朝廷有很大的区别,我准备采用水泥、钢筋和石头建堤坝,可以保堤坝使用3、5十年;至于退田还湖,这就要寻找1个平衡点,尤其是引导周边水道进入太湖,以增强泄洪能力”李云睿赶紧说道,“至于水库,这个还是由太子殿下解释比较好。”

去年,李景隆请旨建水库,朱棣把这事扔给了宋礼,结果宋礼觉得无利可图,就拒绝了于是李景隆和就朱高炽两人合作,以永乐薯为报酬,在应天府挑了3个地方,发动百姓2十万人,以每天3斤永乐薯的代价,同时开挖水库

有永乐薯的刺激,那些百姓干起活来跟发了疯似的,毕竟亩产两千斤的粮食,谁不喜欢2十万人大干了3个月,每人得到了3百斤永乐薯,欢天喜地地回了家,留下了3座面积庞大的水库。

春天到了,冰雪消融,经过长达1个多月的蓄水,3座水库已经蓄满,并开始投入使用,现在正是春种的时候,水库开始泄水,周边的百姓用水库的水灌溉起农田来,非常受当地百姓的欢迎。本来百姓以为挖水库就是朝廷瞎折腾,没想到既赚了永乐薯,又能反哺农业种植,百姓们纷纷称颂太子殿下仁慈,皇帝陛下万岁

朱高炽又命人往水库中放养了1批鱼、虾、蟹苗,等养几年后,就能惠及当地百姓。

朱棣听完朱高炽的描述,点了点头,面带微笑,说道,“太子此事办得极好,没想到这水库居然还能反哺农业”

“陛下,水库最大的作用是防洪,其次是农业灌溉、农业养殖”李云睿听了朱棣话后,微微1笑,说道,“陛下试想1下,在雨季到来时,如果上游下暴雨,我们提前把水库的水排掉,倒出库容量,这样就不会水就不会影响下游;如果下游下雨,我们就把水库的闸门关掉,下游河道堤防就不会有太大危险。这样通过削峰排水,我们可以人为控制洪水”

看着李云睿边用手比划,边解释,朱棣听得津津有味,而后说道,“如此说来,建设水库倒也是1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