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这么重视礼,是因为“夫以4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1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3公,3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1点,天子哪怕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凭1己之力,统御天下万民。只有通过礼教,来确认“贵以临贱,贱以承贵”的社会准则,才能换来天下太平。
否则,人人都学陈胜、吴广,大声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岂不是大家都去造反当帝王了
礼制能确保帝王和大臣、贵族和庶民、官员和百姓之间,相互恪守本分,按照规矩行事,维护社会稳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守礼,并不是古人道德水准有多高,而是在当时的环境下,统治阶级统御万民百姓的最佳工具而已,否则国家不可能养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大军,天天去平叛陈胜、吴广这样的人。
李云睿准备跟封建礼教做斗争,那就是要把统治阶级的基石给挖掉。
但是李云睿不这么看,统治这种事,绝不是靠1个礼字能完成,靠得还是枪杆子,即便有人想不承认,但这就是事实。
只要枪杆子掌握在某人或者某1群人手里时,这天下就乱不了。
后世无数的政权,证明了这1点。
那些所谓的民选政权,总统和总理当选后的第1件事,是安排心腹掌握军队,或者和军队最高的将领进行媾和,划分利益,然后他们才敢上台
很多国家的公知们,天天都嚷着避免军队干政,目的就是怕军队发动政变。
所以,礼不礼教的,在李云睿看来,无伤大雅。
李云睿之所以先拿礼或者说礼部开刀,是因为礼和礼部挡着李云睿的路了。
身
科举选出来的官员,整天满脑子之乎者也,子曰诗云,让他们谈论风月、吟诗作对,或许没有什么问题,但让他们治理1方百姓,那就是难为他们了。
明年开始,李云睿要大范围启动工业发展计划,到时候难免会和这些地方官僚发生冲突,李云睿不可能抽出时间来协调这些矛盾,只能采用压制的手法,但长期压制下去,总会爆发冲突。
解决不了矛盾,就解决提出矛盾的人,也是1个解决问题的方式。
但礼部横亘在这个解决方式的前面,科举制度不废除,无法让有真抓实干的人走上仕途。
“解决不了矛盾,就解决提出矛盾的人”听完李云睿的话,李景隆逼着眼睛,回味着其中的意思,“这倒不失为1种好手段,只是,这其中需要很长1段时间吧”
“的确是这样,没有个十年8年,肯定挖不倒科举的墙根”李云睿点了点头,说道,“所以这事要多手准备”
“计将安出”李景隆听了之后,眼神亮了1下。
文官和武勋是天然的敌人,洪武1朝,武勋势大,能和文官平起平坐,但到了建文朝,武勋被文官压制了,要不是朱棣起兵造反,估计文官就骑到武勋的脖子上拉屎撒尿了。
现在朱棣上台了,因为得位不正,处处受到文官的掣肘,连带靖难武勋,也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更何况李景隆这种老牌勋贵
要不是李云睿异军突起,就算李景隆不被削爵圈禁,也会被文官喷死。
所以,李云睿提出要打击科举制度,李景隆很是心动。1旦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武勋就可以想办法往文官群体中掺沙子,谁不想在朝中或者地方,多几个心腹,以策应完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