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率就是在军队中拥有的盔甲数占军队人数的比率。
因为在历朝历代中,想做到人人有盔甲,实现盔甲率达到100是不可能的。
一是因为古代的生产力和国家的状况做不到。
另一个原因就是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盔甲,虽然名义上盔甲越多越好。
但当遭遇强弱分明的战争时,盔甲只要保证一定的数量就已经足够,否则过多的盔甲就会造成作战资源的浪费。
但是这并不阻碍披甲率可以作为判断军队的战斗力的一个因素,因为披甲率的高低也影响着军队战斗力的高低。
春秋时代,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这样的披甲率就是三比七十二。
但,这只是一个标准。
因为每个国家会因为富庶程度不同,军事制度不同而导致披甲率的截然不同。
中等国家,如宋、鲁、卫等国,士卒的披甲率都在一比五。
小国寡民,像是蔡国、钟吾国、徐国等,士卒的披甲率一般是一比七甚至更低。
因为这些国家的士卒,一般都是自备盔甲。
哪怕是国力鼎盛的强国,如晋国、齐国,士卒的披甲率也只是一比四
至于吴国的对手楚国,现在士卒的披甲率更低,标准一降再降。
庆忌估测,楚军上上下下,现在的披甲率也不过是一比七
吴国得益于募兵制,武器盔甲皆由国家发放,所以披甲率最高,但也只是达到一比三。
也就是说,在十几万吴军当中,真正配备盔甲的将士,仅仅是三分之一
但,这在冷兵器时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
“沉诸梁乃一代名将,不可等闲视之。”
庆忌皱着眉头道“寡人所虑者,是一旦沉诸梁察觉到大司马率领孤军深入,恐会派兵四面围攻。”
“如此,岂非更好”
孙武轻笑一声道“大王,若沉诸梁调集重兵驰援郢都,则臣可率军以逸待劳,严防死守。”
“换言之,以臣这之孤军为诱饵,使楚军来攻,届时大王可出兵一举破之。”
“中心开花”
庆忌这才想起来,的确是有这种经典战法。
“中心开花不错,大王,这一战法用中心开花来比喻,的确很是形象。”
中心开花是一种战术。
先打击敌中心的关键或要害部位,然后再向四周扩大战果。
或是以己方为诱饵,坚守某一战略地域,诱使敌方部队向己方运动,配合友邻部队对敌方实施反包围,待时机成熟后,配合友邻部队打击敌人的战术。
在西方的一场经典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又称三皇会战中,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掌握的兵力、火炮数量均弱于俄奥联军。
但他深谋远虑,决心在敌人迂回其右翼时,集中局部优势兵力于战线北段。
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则愚蠢地拒绝了库图左夫要求援军全部赶到再进攻法军的意见,指挥时又放弃了中央高地。
拿破仑在望远镜中看见敌人战术上的重大失误,迅速派出苏尔特元帅一部攻占处于中央的普拉岑高地,中心开花,一举击溃了俄奥联军。
除此之外,“中心开花”的战法也有失败的桉例。
其战败的一大重要原因,是选错了战场。
就跟马谡守街亭一样,选择了一个没有水源的地方,那不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