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1章 坏大事的朝鲜(1 / 1)

与大明同行 醉寻芳 1311 字 17天前

马车到罗罗堡铁矿场外的时候日近正午,提前被通知的王雄也正骑着马过来,正与矿场管事在门谈,见朱植的车马队过来,便上前相迎。 几人寒暄一番,在王雄的引路下,朱植先与几人到矿场管事的大院随意用过午膳,然后到管事的签押房与王雄、矿场管事赵千户乔玄俭等四人分主从落坐,随从守卫进来上茶后退去,好方便主人谈话。 朱植将乔玄俭带来的小木箱放上桌案,指着小木箱开口道:“这是炒铁场的改建草案,里面已经写明了本王规划的建议,主要是对矿场采矿设施、冶炼房院布局、冶炼高炉、燃料煤炭、冶铁工人的选用等进行全面另建改组,也就是说,再建一个冶炼场,采矿场则需要改建。” “可末将觉得现在冶炼出来的生铁已经不错了,扩建一下可以,但另建一座冶炼场似乎没必要啊!”王雄有些不理解,心中难免有些抵触。 朱植微微笑道:“王指挥!你之所以敢说你现在冶炼的生铁不错,那是因为你没见过质量更好的出炉精炼碳钢,也就是说,通过高炉冶炼出来的铁水冷凝后就能达到百炼钢的强度,你见过么?” “这……这不太可能吧?据末将所知,就算是朝庭将作监和工部直管的矿场冶铁,也比末将这冶炼的生铁好不了多少。”王雄有些震惊,可不相信这是真的。 事实上,在没有现代化设备的情况下当然是不可能的,朱植只是在给王雄画一个大饼,不过这时代的土高炉与冶炼工艺确实可进行一定的改进,从而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得到比较纯的渗碳工具钢。 朱植早就知道他们不会相信,便严肃道:“你要知道罗罗堡这座矿场的铁矿石可是赤铁矿,也就是矿石杂质含量低,纯度非常高,好的铁矿石可能达到一斤矿石出半斤铁,照你这么做下去便是大大的浪费。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想法,你必须……照本王的规划方案来做,有困难可以随时来禀报,本王尽可能地满足你的要求,如何?” “既然殿下执意如此,末将自然是照办,但钱粮人力末将可就帮不上忙了。”王雄尽管心中一百个不愿意折腾,但也没办法,只能先应下,可想了想又犹豫道:“可殿下也清楚朝庭盐铁专营的制度,辽东炒铁场可不止广宁这一处,一旦质量与产量提高,朝庭怕是会打主意。 朱植大笑起来,信心十足地勉励道:“不说水泥厂、皮具厂的事,盘山的井盐你是知道的,你只要把煤铁这一摊事做好,其他一切问题本王来解决。” 王雄的担心并非多余,可朱植觉得,只要自己有充足的理由扩大冶铁规模,老朱那里也很有把握通过,因为老朱的小农经济思想很重,并不懂理财。 早在洪武十五年时,河北广平府磁州知州王允道上奏,建议老朱将前元时磁州本地一座年产量百万斤的铁矿场官营,结果反被杖责流放岭南。 而老朱的理由是:朕闻治世天下无遗贤,不闻天下无遗利。且利不在官,则在民。民得其利,则利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 这就是老朱“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的养民、抚民国策。还有一个是因为军户、匠户的制度,若矿场官营则需要至少数万的移民转籍为匠户,意味着粮税户减少。 这样的思想政策下,大明朝庭主要看内库铁量储备是否够用,若够用则大量放开矿场给民用,只收取三十分之二的课税。一旦不够用,则由地方官员申请收回重新官营一段时间。 所以这种情况下,王雄这样的基层官员担心朝庭见利征收,而朱植反而敢于放开手脚,没见之前杨文对盘山的井盐都睁之一只眼闭一只眼。 铁矿场的采矿设施与冶炼高炉另行选址扩建等一揽子计划交给王雄后,朱植再将大体上的思路与将来的目标与王雄讲解一番,并让王雄带着到冶炼工坊,指着冶炼炉与炒铁炉的改进工艺技术实地解说,这下王雄总算明白怎么做了。 可采矿用雷管炸药爆破技术,铁矿石再要破碎就要选一处合适的河流瀑布,或水流湍急的地方安装水车作为动力,作为水碓碎石坊,另外还可以安制锻锤,作为以后造枪铸炮的军工基地。 到时候双台子河出海口的海船造出来,火炮搬上战舰,那就是航海时代的来临。可惜朱植的美梦才开始,这时王府仪卫正段文俊带着两名仪卫赶来,呈上一封武定候郭英从辽阳发来的军情快报。 朱植有些惊疑不定地接过军报一看,事情有点糟糕。朝鲜李氏自今年以来向北部边境屯粮也就算了,自派往南京的李芳远、李恬等使节归国后,秋收一开始便向边境增兵,竟然有真出兵攻打猛哥帖木儿的打算。 这样一来,居住于定辽右卫、东宁卫一带的女真散部人心惶惶,见异思迁,而北面的猛哥帖木儿见有机可乘,则大肆拉拢收抚,最近就有几支百十人的小部族投奔猛哥帖木儿去了,但因为朝鲜粮食充足,还许以田地蓄牧之利,不少女真人顺势南下投了朝鲜。 大明中原居民都视辽东为苦寒之地,鲜有人愿意抛家别业主动迁来辽东,若居于边境的女真人都逃离,则边境卫所无人可守,这让辽东官兵怒不可遏,早就在闹腾着要出兵。 郭英报称自到辽东了解边情后已向南京上奏,决定九月初中左右就出兵征讨女真,并请朱植立即暂停双台子河一系列工程,并尽快征调卫所兵力到辽阳集结。 朱植看完军报阴沉着脸,心里是破口大骂,挖空心思赚钱去淮安买来一批粮食,这下就要用在出兵作战的事上,而且还不知道够不够,郭英也没说调多少兵,杨文是否负责后勤的问题,这些现在就要考虑。 “既然是军报,传令在外忙碌的王府文武属官赶回大营了吗?”朱植将军报转手递给王雄,问段文俊道。 段文俊回道:“这军报是辽东都司经历曹骥亲自快马送来,途经盘山已传令徐长史他们一起回来了,至于辽西各卫,夏长史已派人通知。” “那就回去好好合计一下,这个作死欠揍的李成桂尽坏本王大事,是该让他清醒一下了。”朱植恨得咬牙切齿,只好带上王雄等人一起回广宁城郊大营。 如今已是八月初十,将出征所需粮草筹集转运到辽阳,并集结兵力就差不多需要二十天,实际只有九、十两个月的用兵时间,想要深入道路难行的辽东腹地攻打猛哥帖木儿就非常仓促,但教训一下李朝却是刚好,难道郭英的意思就是打李朝? 朱植一寻思,心中恍然大悟,顿时转怒为喜,事情既然是李朝挑起,将粮草送到大明边境,那不收下似乎说不过去,啧啧……这是个名利双收的大买卖啊! 可再一想到朵颜三卫,特别是泰宁卫的隐患,朱植又心思复杂,只要将战事推迟到明年夏秋,王府的工程接近收尾,盘山河堤可以峻工,那么教训朝鲜的同时获得粮草收拾猛哥帖木儿,则则战争经费压力大大的缓解。 而死硬不肯归附的女直人残部必定进一步向朵颜三卫靠拢,这就祸水西引,间接为泰宁卫的野心提供有利条件,那么就无需辽东出兵,反而是燕王、宁王的事了。如此一箭三雕,辽东的问题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